Return to search

中國大陸會計資訊內涵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ntent In China Mainland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會計資訊在大陸股價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所有會計資訊中最重要的資訊為會計盈餘,因此,在本研究第一步驟先探討會計盈餘的資訊內涵,亦即在檢視盈餘與股價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並擬進一步探討會計比率的資訊內涵,亦即探討公司流動能力、財務槓桿、獲利能力與活動能力等四個普遍會計比率所代表的財務層面和股價之間的關係。為了回答本研究假設中所隱含的問題,本研究所使用的資料分析方法為因素分析及迴歸分析。
  本研究的樣本選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交易所的股票公開上市公司,其涵蓋期間係從大陸股市起始日至1993年12月31日。經理論建立與統計分析後,達成下列結論:
  1、在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上,未預期每股盈餘與股價累積異常報酬的關係並不密切。在七組樣本中,未預期每股盈餘/前期每股盈餘皆非股價累積異常報酬的解釋變數,其t值皆未達0.05顯著水準。
  2、在主成份分析及複迴歸分析中,其結果顯示,未預期財務比率與股價累積異常報酬的關聯性亦不強,表示在中國大陸上,財務比率在股價形成中並未扮演顯著角色。而在七組樣本中,只有所有B股此一組的CAR2部份之第二個主成份因素,其t值達0.05的顯著水準。其它迴歸式的所有主成份因素均無法解釋大陸股價的形成。
  3、在逐步迴歸的分析下,財務比率與股價報酬的關聯性顯著提高,甚至在所有B股此一組的CAR1部份,其關聯性高達0.8884。
  4、在主成份迴歸分析中與逐步迴歸分析中,其產生的R<sup>2</sup>具極端的相異性。究其原因,逐步迴歸分析中不考慮在完全無共線性的情況下,而主成份迴歸分析則係在完全無共線性情況下的分析。所以兩者之間的R<sup>2</sup>相異性應來自於不完全共線性所產生的結果。其次,即或在逐步迴歸分析中R<sup>2</sup>很高,自變數中僅只稅後純益佔實收資本比率或少數幾個財務比率具顯著水準。顯然這種迴歸分析的解釋能力存疑。據此,本研究以為,大陸股市的會計資訊有用性低,解釋能力不高。究其原因,或許大陸股市屬草創期間,不習於西方財務報表的表達,遑論財務報表分析與解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847
Creators紀恩亭, Chi, En T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copy;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