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抗戰時期糧食供求問題之研究

「足食足兵」為八年對日抗戰所以能獲得最後勝利的重要原因,本論文主要由戰時糧
食供給與需求面,分析國民政府面對強敵入寇,所採取的種種措施,並對其所產生的
困難與成效加以敘述。
本論文前後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分析戰前及戰時糧食供求情況;第二章,以農林
部為主,說明其在抗戰時期所從事糧食生產的努力、困難及成效;第三章,由糧食分
配面立論,以糧食部成立後所實行的田賦徵實為主,就其實施由來、實施概況,實施
之際所遭遇之困難及其所產生之流弊加以闡述,最後並就其對於抗戰之功過與地位加
以評論。
戰時平衡糧食供求的方法,除糧食增產田賦徵實外,另有提倡節約、計口授糧、地區
性的調劑及市場管制等項。由於戰時上述各種方法的實施,使得戰時糧食問題得以解
決,對於持久抗戰,有莫大幫助。此外,關於戰時糧價與物價變動及其關係,以及人
民生活所受影響,一併在第四、五章中論之。由於戢時糧食問題之解決,中國終能在
對日作戰中獲得了最後的勝利。面對長期抗戰,中華民族表現出特有的忍耐與韌性,
其間除了領導因素外,更有賴全民共同努力所致,此則留在結論中申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009
Creators侯坤宏, HOU, KUN-HO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