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存在主義及後現代主義先驅之一的尼采,之所以對西方文明造成嚴重的衝擊,就在於他毫不留情的抨擊西方傳統的兩大支柱—蘇格拉底精神所代表的理性文明與基督教道德信仰的彼岸世界!
尼采認為人是「尚未定型的動物」,強調人的未完成性與可塑性,主張人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本質,每個人的本質端賴自己去創造。尼采不同於傳統哲學長期以來所重視的「理性人」,卻強調人的本能、情感對人的重要性,高唱戴奧尼索斯(Dionysus)頌歌。而在他心目中理想的人類圖像就是「超人」,其最重要的特色就在於「自我超越」,並將尼采的「強力意志」學說發揮地淋漓盡致。
尼采批評傳統二元論世界觀,認為只有我們生存的這個現實世界!這也正是尼采宣稱「上帝死了」所代表的劃時代意義。尼采的世界圖像是:一方面,只有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另一方面,受到赫拉克利特斯流變哲學的影響,尼采認為這個世界永遠地變化著,是個生成流變的世界、強力意志的世界:萬事萬物變化不居,這是世界原來的面貌,是與道德無關的,肯定「生成流變無罪」,同時因為萬物皆流,並不存在任何「確定性」,所有的價值、真理,因而也都不具有絕對支配性。同時,這也是個永恆回歸的世界。
尼采要人重估一切價值,而強力意志,或者更確切地說「生命」,正是作為衡量一切價值的新準繩,同時也是人們賴以重估價值的依據!所有價值、真理、知識,都要以「充實生命」為鵠的,都要展現每個人的強力意志。尼采認為佛教的出世觀、羅馬的極端世俗化,或是基督教的倫理生活、工業革命之後的科學生活,都無法克服人生的悲劇性,唯有透過藝術才是生命自救的途徑。他要人以「審美的人生」取代基督教的「倫理的人生」,因為基督教道德於生命為敵,使人的生命力衰退,於是他要我們向古希臘人看齊。
本文以「成為你自己」作為尼采教育目的,其核心概念就在於實現每個人的真摯性(authenticity)—評估自己的處境,並將一切價值化為己有!真摯性與以往哲學所強調的「自主性」(autonomy)最大的不同在於,自主性與理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真摯性卻是要實現完整的人,亦即全人!
在知識教育方面,尼采的「觀點主義」強調一切都是詮釋,所謂的事實、真理並不存在,一切都是主觀的建構。沒有所謂的純粹認識,所有的真理其實都蘊含著價值判斷。知識、真理、邏輯等概念,其實都是人類為了生存所必須的「有用的偽造」,是人類「無可非難的錯誤」。因此,知識教學要重視學生的主觀建構,要讓學生將知識賦予自己的意義,將知識「化為己有」。同時,知識的最終目的在於「充實生命」,知識應當為人生而服務,而不是使人成了「學奴」。
尼采一直強調人要不斷地自我超越,教育當然也要致力於此,舞蹈則象徵了此一教育目的。尼采以「舞者的美德」同嚴肅的精神相對立,認為舞者能輕盈地漫步於傳統之上,以自由自在的舞步踏碎舊有成規,並從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事創造!在舞蹈中,人不但展現了人性,呈現人類存在的意義;同時也整合了自己的身心、思想與行動,並透過自己的詮釋創造出自己的意義,象徵了全人教育。教育就應當使人獲得這種「舞於當下」的實踐智慧!
尼采生命哲學所描繪出的生命教育之目的,就是要使人獲得人生智慧。人誠然是個悲劇性的存有,尼采卻勉人:面對人生的悲劇性、熱愛生命、肯定生命,連同生命中的一切不幸與痛苦;人生的本質雖然是虛無的與痛苦的,可以藉由藝術的美化作用而獲得人生意義;甚至要學會「笑一切悲劇」。同時,既然生命是與道德無關的,那麼何妨做個非道德者,擺脫對於生命的道德詮釋,自由自在地悠遊於天地之間,好好地享受生命!
尼采生命哲學對當前教育的啟示有四點:(一)生命教育的重視;(二)教育鬆綁;(三)人文與科技的整合;(四)情意智慧的培養。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690 |
Creators | 鐘慧卿, Chung, Hwei-Ching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