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大龍峒保安宮的老祖力士會 / The Lao-zu Li-shi-hui of Dalongdong Baoan Temple

本論文研究主體為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的老祖力士會,為保安宮神明會組織之一,本論文旨在藉由老祖力士會的實例調查,了解神明會的運行全貌以及探討神明會發展的可能性。
緒論主要對於神明會的定義、分類進行回顧整理,將老祖力士會定位為「替神明出巡抬轎所成立的志願團體」,在神明會分類中屬於「轎班會」類型。
第一章著重於老祖力士會本身,對於其名稱、組成原因,以及創建、建爐至主事者交替之沿革進行調查,並對於其作為轎班性質的神明會組成要素:人、神與爐、轎的發展變遷進行了解,試圖藉由文獻以及會員的回憶,重塑老祖力士會百年歷史全貌。
老祖力士會作為一個運作百年的神明會,其如何運作、如何維持?為第二章主要探討主題,藉由了解會務運行的核心,即爐位輪值規則,以及觀察會員如何分工,並參與觀察「吃會」、「擲筊爐主」以及落實交接的「過爐大典」活動,對於信徒在神明會中,如何落實信仰進行探討。
作為大龍峒保安宮神明會之一,老祖力士會如何與保安宮進行互動?第三章將透過保安宮的文獻資料了解雙方關係的演變,並觀察老祖力士會參與保安宮祭典──「保生大帝聖誕遶境」、「過火儀式」的情形,解析兩者的互動關係。
最後,除保安宮之外,老祖力士會也發展了自己的交際網絡,第四章將注重老祖力士會與白礁慈濟祖廟、交陪宮廟、軒社的互動關係,檢視神明會歷經時代的變遷,拓展交際網絡的情形。
本論文研究成果與重要見解為以下四點:
一、初步釐清老祖力士會百年傳承歷史。藉由文獻、口訪資料,釐清老祖力士會歷史發展全貌,為老祖力士會留存文獻記錄。
二、神明會的運作核心在於爐位輪值。因有爐位輪值規則存在,神明會才得以存續,會員才能進行祭祀行為,落實信仰。
三、老祖力士會與保安宮的關係,呈現「神」與「神」的附屬關係,會與廟的分界越益清楚,保持一定距離。
四、神明會交際網絡的開展,藉由老祖力士會實例發現,神明會可越過奉祀神尊的所屬廟宇,直接與祖廟接軌,建立直接分靈關係,亦可藉由神明淵源,廣納其他宮廟人員入會,進而運用廟宇資源,發展彈性更大,提供神明會交際網絡開展的新模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259001
Creators蔡佳凌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