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編定工業區與都市計畫工業區開發效率之研究 / A Study on Development-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Industrial Zone in Taiwan

摘 要
編定工業區與都市計畫工業區一直是台灣工業用地的主要供給來源,儘管兩者均稱為「工業區」,然而兩者在現況上卻存有許多差異。一般而言,編定工業區通常具有達成國家經濟政策的任務,因而政府對編定工業區的開發介入較多,而其平均使用率也達到95%以上,就此情形而言,編定工業區的開發可謂成功;反觀都市計畫工業區,由於其劃設原始意義僅在消極排除工業發展的外部性,因而相關單位並未積極開發,台北市近來的工業區變更案更顯示出都市計畫工業區的存在與否有檢討的必要。有鑑於此,本研究針對編定工業區與都市計畫工業區之開發效率進行比較,希望藉由明確數字結果說明兩種工業區開發情形,同時對全台灣各市鄉鎮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工業區現況,期望能由實證與問卷結果得知兩種工業區開發效率之高低,並對開發效率較低者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本研究可分為以下五部分,一為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二為針對編定與都市計畫工業區各項條件的比較,從法令、歷史沿革、面積、區位、數量、公共設施提供等各方面進行分析,以了解兩者間差異;第三部分為資料包絡分析法(DEA)的實證分析,測試結果顯示在291個受測試市鄉鎮中,有編定工業區設置的市鄉鎮無論整體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均高於為設有編定工業區市鄉鎮。在變數分析中則發現,影響市鄉鎮工業生產效率的主要變數在投入面是土地,在產出面則是產值;第四部分則是台灣地區設有工業區市鄉鎮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編定工業區在地方的認知中確實優於都市計畫工業區;最後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認為未來台灣地區工業土地的供給應朝向一元化,由編定工業區提供,而新設都市計畫則不應劃設工業區,既有都市計畫工業區則應配合當地實際情況准予變更或加強管理。
關鍵字:編定工業區、都市計畫工業區、開發效率、資料包絡分析法、DEA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389
Creators麻匡復, Ma, Kuang-F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