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的以門檻迴歸(threshold regression)方法,試分析台灣1965到2011年間銀行對民間放款總額(BL)、貨幣供給量(M2)、股市成交值(STV)等三大金融發展指標在面對不同通貨膨脹率時,與經濟成長間的關係是否會發生結構性的轉變。
實證結果發現,支持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之間存在門檻效果,並且以「通貨膨脹率」為門檻指標時,分別可找到兩到三個門檻值:以銀行放款為例,有兩個門檻值將觀測點分成三群,當通膨處於低通膨區(小於3.76%),銀行放款的成長可促進經濟成長;若通膨率處於溫和通膨區(介於3.76%~5.58%),估計係數將由正轉負;一旦到達高通膨區(高於5.58%),通膨將加劇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而影響放款者決策,進而對經濟成長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M2成長率不論通膨率的高低,皆能促進經濟成長。股市成交值成長率也是在低通膨區對經濟有正向效果,但通膨一旦高於門檻值(2.88%),則轉為不顯著的負面效果。此外,在分析金融發展對經濟成長關係之議題時,本文經由Wald test驗證「通貨膨脹率」較傳統的時間門檻為較佳的門檻變數,其中又以銀行放款(BL)變數的通膨門檻效果最為顯著,大幅提升門檻迴歸模型的效率。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351012 |
Creators | 李怡萱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