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分析台資銀行之進入模式 / The Strategy of Taiwan Banks Entering Mainland China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ank

本研究希望透過分析中國銀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目前外資銀行在大陸扮演的角色,能讓讀者對於未來台資銀行的發展策略有更深入了解。加入WTO之後,中國銀行業正值開放之際,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著既是競爭亦是合作的微妙關係。對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而言,儘管佔有中國98%的市場、分行據點多且廣、客戶資源豐富的優勢,但在服務理念和業務品種等各方面落後於外資銀行。至於外資銀行方面,雖在2006年年底已實施國民待遇,可擺脫原有的諸多限制。但與中資銀行相比,其市場佔有率仍相當低,唯有透過合作以及參股併購等方式才能讓本身快速成長。

甫於2006年底中國國務院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大幅放寬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推廣的限制,並提升參股國有銀行所能持有的股份,在在顯示出中國方面金融改革的企圖心。此舉不僅屢行中國身為WTO會員國的義務,同時也為其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經濟注入一只強心針,須知金融活動為自由資本社會中一切經濟行為的泉源,至於中國在推動經濟資本化的過程中,對於原有社會主義意識的衝擊則不在本文的討論之中。

據台灣官方統計,目前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已逾580億美元,此一數據尚不包括經由第三地子公司進入中國的資金。大批原有本地客戶的西進,使得台資銀行不得不將前往中國提供台商資金需求視為業務發展的重大策略,但礙於兩岸政治長久以來經常處於高度緊張之下,連帶讓台資銀行登陸的過程比國際性外資銀行更加艱辛,同時充滿不確定性。

本文由外資銀行在大陸的發展歷程及現況為起點,探討大陸當局近期的政策動向及措施,並分析WTO 及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對兩岸金融互動的影響,歸結出台資銀行赴大陸設立據點的三種可行模式:(1)獨自設立分支據點。(2)結合外資銀行登陸。(3)參股或併購中資銀行。

本研究期能作一法規與經濟兩層面的交錯分析研究,俾使國內銀行業在面對全球競爭的衝擊與所處政經環境的變動下,能掌握更多規劃模式與思考。除了探討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經營之策略分析外,也期待兩岸氣氛和諧發展,繼續推動經濟等各方面互惠政策,締造雙贏局面。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261020
Creators昌奕呈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