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電視對於農民態度的影響

大眾傳播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角色,是近年來學者與政治家所關注的問題。Lerner 一研究□,發現傳播發展,在一個傳統社會邁向現代化中,協助過渡時期的進展。最近,schramm指出在國家發展中,傳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
在現代化過程中,大眾媒介的重要性在於它們的獨特能力(unique ahility),即能把知識和消息傳給迄今仍未能接觸的大多數人民。但是重要的是,大眾傳播被認為文化轉變的一有力推動者,它能破除傳統人民的孤立之骨殼,把外界引到他們門前。由於它指引人民生活應該如何,大眾傳播被相信有能力刺激他們自己的求改進的慾望。這慾望可能就是邁向現代化的先決條件之一。
有關變遷(change)和發展(development)的研究多數係相關性的(correlational)。因為要把所必須的試驗條件帶到一個正在發展國家,是件難於辦到的事。在前兩年台灣提供了一個近乎試驗環境的情況,可供觀察大眾傳播對現代化的某些效果。
一九六二年底,實鳥開始有第一個電視台。到一九六三年末。台北市有兩萬戶已有電視機。但是,在離開首都不遠的鄉村,在許多方面鄉間生活仍如二十年前一樣。把電視機裝置在落後的鄉下地區附近,使得人民能來觀看,這樣就可以研究電視對農人的生活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比較他們未看電視前與看電視後的慾求,社會行為和冷漠。便可能指示在一個中國文化環境□電視所能引起的變化。
方法
離木柵國立政治大學乘汽車約十五分鐘時間的深坑鄉的四個村,是這次調查研究的地點。與外界頗為隔閡。居民幾乎以耕田為主;少數還擁有竹園或小茶山。在空閑時,一小部份的農人到附近煤礦工場打雜。居民都講台語。
在電視機未裝置前,一共訪問了二四四人。電視裝在村□農人較方便的農家□。最初,學生訪員每晚都到□開電視機,並教導保管的農人如何使用。以後,平均每三個星期到村□去視察。過有電視機發生毛病,立刻請人修理。電視機每晚都開。電視機放有一年多之後。再作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訪問。這次訪問分為有來看電視的與沒有來看電視的兩組。
問卷所包括的問題都是選擇題。對於農人的回答係依內容分析技巧二分為兩類,凡答案傾於現代化(modoernity)的計一分,傾於傳統的(traditionaliam)計○分。前後兩次的測量都用同樣的問卷與計分辦法。
結果
資料指示,在一個落後而關閉的傳統社會□,教育而非金錢,報紙而非廣播,是兩個能影響人民的因素。在他們觀念□,一個人是否有前途,決定於他「識字」與否。一個「不識字」的農人,他對什麼都表現無知,不敢對生活有何企求,也不敢參與任何社交活動。一句話,他感到無能(impotenoy)。其次,農人看報紙重於廣播,這似乎源於歷史與文化的成份很大。對他們而言。文字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在民間有一風俗,大人對於小孩拿報紙或其他文字紙張當做衛生紙都禁止的。他們的理由是:「拿報紙去擦屁股,將來就不識字,而做瞎目牛了。」反之,他們對廣播可能認為它主要是娛樂的供給者。
看子十二多月的電視,並未能幫助農人消除他們的無能之感,刺激他們準備多加努力,改善生活,加強信心。其次,也看不出電視能使農人更積極於社會參與,以及提高和延伸他們的關切懷抱。這些主要因素為本研究受制於取樣與觀察的時間。
但是,資料顯示,看電視的農人與不看電視的農人畢竟有些不同。看電視的人需求改進,不看電視的人則否。但是,看電視的人與不看電視的人一樣,未能從電視節目的內容認識到它係求改善的一種刺激,而認為那些節目只是使他們單調生活增樂趣。
關於社會參與,看電視的農人與不看電視的農人並無不同。
最後資料指示,看電視的農人對與自己本身有立即關係的問題。比較具有關切之心,不看電視的人則否。但是,對於涉及與本身關係較為疏遠的事情,看電視的人與不看電視的人沒有差別。這與他們的教育程度有關。
從農民對電視的反應來看,可發現:本研究的三個假設之未能得到全部的印證,有其客觀條件的限制。即現有的電視節目內容絕大部份是娛樂性的,尤其是台語節目。台視的節目,至少其台語部份,似乎不像本研究所設想的大眾媒介那樣含有相當份量的有助於激發改變的「知識與消息」(informative)材料。換句話說,本研究中農民所接受的電視內容也許缺乏一般大眾媒介的「助變」特性;其對農民的功能,也許類似地方戲刮,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新的「逃避」現實生活的出路。國語及英語節目,雖然含有有較多的新聞及教育性的內容,理應能產生一些「助變」作用。但多數農民因語言隔閡,不看此類節目,或者看了但不完全明白,結果大大地限制了他們接受深藏在節目□的親親念和價值標準。不僅如此,農民最喜愛看台語古裝劇,此一類節目的主題思想,大都傾向於保持或強調傳統的本土文化,對農民可能有加強依附傳統而抵抗改變的作用。
其次,農民的反應顯示電視是受歡迎的。這是研究電視效果的一個鼓舞指引。因為如果農民根本就不喜歡這新鮮的傳播媒介。那麼就無可能透過電視去促使農村社會進化。現在農民表示喜歡電視,同時更期望它扮演一個積極性的角色-播映更多的知識與教育節目,提供改進生活環境的途徑和機會,使得他們對將來具有信心。當求改進之心提高時。一個農民就不會再完全地滿足現狀。他要去加倍的努力與奮斗,務使有所成就。如此相激相盪,整個社會因此開始轉變。
無論如何,本研究所得的結果,都必須認為是不完全的(inconolusive)和暫時的(tentative)。這僅是個試探研究(pilot study )。深一層的周密探索仍有必要。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460
Creators林惠霖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