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霹靂布袋戲中「疏樓龍宿」的儒生形象研究

本研究為了深入了解疏樓龍宿的形象與意涵,採用社會學的角色理論,從疏樓龍宿的造型、行為與互動模式進行分析,並輔以訪問創作者以及戲迷作為輔助性資料。關於本研究之結果如下所述:
一、疏樓龍宿儒生形象的探討
1.造型以華麗為主,透過象徵高貴的紫色為基調並搭配「龍」元素,凸顯其地
位與身份。
2.行事呈現的形象有四個階段,分別是光明期、爭議期、黑暗期與融合期。
3.行事產生的互動,具有人性本惡、率性而為、少主動、少涉世與利益考量的
思想與原則。
4.在創作者的理念裡,疏樓龍宿儒生形象不算顛覆,而是呈現文人真實的另一
面。
5.在戲迷的解讀下,喜歡的原因與影響不盡相同,共同的影響是對於「儒」字
更加注意與敏感。
6.疏樓龍宿的產生,實為生產者、戲迷、劇本與社會的相互影響與指涉。

二、疏樓龍宿的儒生形象意涵。
(一)宗教意涵
1.「並存正邪」與「沒有絕對善惡」的特性反映了後現代宗教的特色。
2. 商品化的疏樓龍宿,透過霹靂布袋戲文化工業的產製出現了「商業儒」,
對於部分戲迷而言,其崇拜的心理狀態擬似宗教。
(二)社會文化意涵
1.當代社會多元文化價值並存,「疏樓龍宿」式的儒生形象沒有對與錯的問
題。
2.社會的進步有賴民眾的持續改造與努力,吾人當思考儒生在當代社會的定
位,轉化成具有人文素養與關懷,以及批判思考與改善社會的知識份子,
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31560131
Creators蔡志崙, Tsai, Chih Lu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