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分析共有三大部分,首先以政黨論替作為分水嶺,分為 2000 年至 2008 年、2008 年至 2012 年以後兩大塊,整理出 21 世紀臺灣政治、經濟的社會 概況。並且也將本研究的兩塊主體——社會運動以及音樂場景,將這兩塊的概況 再獨立出來做整理,描繪出音樂政治化的機會結構。第二部分則是 12 個運動現 場的以及其中的音樂活動整理,第三部分是音樂文本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21 世紀在全球化、中國崛起、以及臺灣政府經濟政策失靈等 因素影響下,新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是國家債務、勞動條件惡化、青年貧困、少 子女化、以及供養父母的壓力變大等困境。於是在民怨不斷地積累下,公民社會 網絡崛起,有效地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興起,參與的年輕 人也越來越多。另外,數位音樂的流通與興起,除了給予獨立音樂發展養分以 外,加上社群網絡,這也讓社運歌曲的流通更為容易。轉載歌曲連結成為一種比 文章更方便的表態方式。相較於過去音樂流通管道的侷限,現在創作、上網、分 享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或許也提供了音樂人想要藉由創作來聲援運動的動 力,也成為一種音樂與社運接合的機會結構。
本研究也用 John Street 分析議題性音樂會時的三個切入點:正當性、組織以 及現場展演,來做音樂文本以外的討論。結果發現,音樂與政治的接合過程確實 並非自然而然,而是有許多因素折衝其中,不管是音樂人所擁有的社會資本,或 是音樂產業提供的參與政治的機會結構,以及現場的展演形式,都會有所影響。
最後檢視社會運動中的音樂文本,大致歸納出三種文本類型:一、既有的歌 曲被改編與挪用 二、受運動感召的創作 三、替運動創作的歌曲且為運動所用。 藉由整理出 2005 年後臺灣社運場景中的音樂文本,不只有數量眾多,也發現音 樂種類的多樣化,或許可視為音樂文化與社運文化近十年間相互深化後的結果。 然而音樂文本大多時候還是受到社運的限制,如訴求、路線的影響,喪失了一定 的自主性,僅有少數能抽離社運脈絡,作為一個抗議主體。期望能藉由本研究進 一步思考,音樂作為一個美學主體,怎樣的介入形式才會是最合適的。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1024510133 |
Creators | 鄭閔文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