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資產重估價資訊環境理論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Asset Revaluation Envirnment

本文旨在探討資產重估價之資訊內涵,以及其所處之資訊環境。資產重估價可讓財務報表的表達較趨近於現實價值,亦有稅負優勢,然不顯著。在理性預期環境中,投資者若以為公司現實價值為重要資訊,則其應會以極快速度將其所知現值反應於股價上。然文獻中顯示,我國上市公司在發布資產重估價資訊時,股價會具正面的異常反應,顯然與理性預期理論所預測者相矛盾。所以本研究結論,不是公司現值的資訊無用處,便是另有原因。本研究深入研究探討發現,股價異常行為大多可歸因於,資產重估價可厚實資本公積轉增資的基礎,而未來的資本公積轉增資具填權效果。此為投資者所以為的資產重估價利基之所在。然而,資本公積轉增資僅屬會計科目重分類,所以無具經濟實質意義。
  於此,資產重估價資訊產生一個矛盾現象,若從投資者的未來現金衡量角度來看,資產重估價具經濟實質意義。若從公司經濟實質來看,資產重估價不具經濟實質意義。這個結果意味著投資者所支付因資產重估價所導致的股價高於公司經濟實質。本研究證明,在沒有資訊或資訊結構無效確實不知情投資者會因資產重估價支付高價,而將其財富移轉與知情投資者。因此股價的形成雖為均衡,然係不具效率的資源配置。
  觀諸我國股市環境,缺乏專業分析師從事分析與解釋具專業化程度的財務報表,因此結果與沒有資訊或資訊結構無效率的條件相若。亦即與第三章所證明的結果相彷彿。在資產重估價資訊下,不知情投資者會支付高價並將高價的財富移轉與知情投資者。所以,我國股市中,股價雖為均衡的結果,然不具效率性。
  要解決我國股市資訊環境不良,可創造一資訊蒐集成本為零的股市環境。亦即創造一競爭有效的專業財務分析產業,讓每個投資者分攤極低的財務專業分析與解釋的共同成本。如此便可消除如資產重估價效應的無效率解。此為本研究所稱「資產重估價資訊環境理論」。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848
Creators趙雅儀, Chao, Ya Y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