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馬可夫轉換模型應用性與合用性探討

Hamilton (1989)發展出馬可夫轉換模型(Markov-switching Model),由於該模型允許母體參數在不同時期,具有間斷性跳動性質,且跳動次數並不限定為一,並利用馬可夫鏈(Markov chain)的機制來掌控狀態間切換,解決混合分配模型狀態跳動毫無規則的問題,將可適可掌握金融與經濟變數所面臨的結構改變,以及解決在計測風險值(valued at risk)過程中,所存在報酬分配的高峰厚尾問題。
本文非僅是嘗試另一種方法,而是我們在探討股市報酬波動與景氣循環變數行為後,推判它較能夠捕捉實際的報酬波動與景氣循環行為。我們除作過去文獻較未顧及的,系統性地分析各種潛在風險值計測方法所適用與不適用報酬率變異情境,並嘗試使用允許參數來自不同波動狀態,對傳統ARCH模型加以修正之SWARCH模型,希對股市報酬波動提供更佳的分析。在景氣循環探討,針對馬可夫轉換模型加以修正,掌握台灣與南韓經濟結構與美國及日本等國迥異的問題。此外,我們也回溯、討論各種處理財經變數結構問題之實證模型差異,分析馬可夫轉換模型相對優、劣點。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0737
Creators黎明淵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