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以4C策略行銷架構分析A食堂創業計畫的可行性 / The analysis of possibility of new business model by 4C strategic marketing: A restaurant for example

近年來台灣的食安風暴全面引發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與憤怒,一向以美食自豪的台灣,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經濟發展之後的生活品質的提升,甚至還擔心大陸進口的東西來源製程不明我們沒信心不敢吃,不料,食安問題就發生在自己家,其實我們每天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充滿了危機。
另一方面,由於台灣工作步調繁忙工時又長,三餐外食是很普遍的現象與需求,加上人口結構改變,單身人口與頂客族人口龐大,與婦女就業人口的增加、很多家庭也加入外食一族的行業,外食需求強勁,但台灣餐飲業多為中小型規模業者,或是獨立的個體經營戶,因此雖然食安議題引發全民關注,但是餐飲業者回應的行動有限。對應消費日漸升高的食安涉入度與需求,外食又是台灣人解決三餐飲食問題的重要方式,是否有消費者未滿足的缺口? 要外食但是同時希望能滿足食安的需求?是否有新品牌建立的空間與機會? 因此開啟了本論文的研究動機。
本論文是針對A食堂在台灣外食市場創新品牌的策略行銷為研究主題,探討如何以策略行銷4C交易成本理論(邱志聖,2010)架構分析自身的挑戰,找出現有市場競爭對手的4C問題,然後以4C架構的角度提出策略行銷的規劃。
期望透過這個案例,探討台灣中小企業結合台灣製造優勢與網路科技,創立自有品牌開拓國際市場的可能性,同時透過這個個案的經驗也希望能為其他台灣中小企業提供實務經驗的借鑑。假如食品安全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消費者的需求缺口已然出現,身為新創品牌如何在傳統的產業中發展品牌與建立高的附加價值,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A食堂的案例,透過品牌的建立,打破以往傳統餐盒產業只有通路據點為王的傳統思考,打造一條策略行銷建立品牌的新路。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1932112
Creators葉詩珮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