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北部地區留川水整治經濟效益評估-假設性市場評價評估法之應用 / Benefits of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and River Landscape in Northern Taiwan - An Application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本文應用環境經濟學上非市場環境財估價方法--假設市場評價法,評估北部地區四條河川(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與大漢溪)在水質或景觀的整治時,北部地區居每人每年的願付價值,本文的目的是提供河川整治環境改善效益面的訊息,以利政府不管是作事前或事後的評估,皆可利用本研究結果的經濟效益資料作成本效益分析,以為河川整治之公共政策施政的參考與政策評估。由於,本文研究結果包括四條河川的水質與景觀在各種改善目標下之願付價值,所以,透過成本效益分析,政府在財政收支日益吃緊的情況下,可以知道在預算限制下應先整治哪一條河川可達最大經濟效益,且各河川條件不同,故整治目標的訂定亦有不同,本研究結果方可提供政府河川之環境改善目標訂定的參考依據。
  在假設市場評價法中詢價方式有逐步競價法、支付卡、開放式問卷、封閉式問卷與假設市場序列法,本研究的問卷實驗設計採封閉式問卷中的雙界二分選擇法,實證模型採存活模型中的比例尺度模型作迴歸分析,推估受訪者在各河川、各種環境品質改善標的下的願付價值。
  在迴歸分析中,得知影響受訪者願付價值的主要因素是,一在受訪者的特性變數中,教育程度、過去一年的戶外旅遊次數、家中汽車數與年家庭所得等變數對願付價值是正向顯著影響,而性別與年齡兩變數則是負相關。另一在環境品質變數中,景觀改善等級變數對願付價值是正向顯著影響,然而在水質改善的環境變數中,不論是目前的水質等級或是水質改善到各種不同乾淨程度的變數,都對受訪者頗付價值的影響不甚顯著。本文同時針對四條河川包括已進行整治的淡水河與基隆河,以及尚未進行整治工程的新店溪與大漢溪作環境改善效益評估,是與過去文獻主要差異之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856
Creators蔡麗雪, Tsai, Li Hsueh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