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布希亞解讀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 / A Baudrillardian reading of James Joyce’s Dubliners

本篇論文旨在探討,將尚.布希亞所觀察到的擬仿物應用到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之可能性。擬仿物是一種自我指涉、和真實脫離關係的符號,且擬仿物的誕生即代表了真實的死亡。擬仿物的論證有助於解釋《都柏林人》中二元對立的瓦解,例如真實∕想像,民族主義∕帝國主義,精神性∕物質性,加害者∕被害者,過去∕現今等。除此之外,其他和布希亞擬像理論相關的概念如墨比絲環迴繞的否定性、退卻的歷史,和內爆,都能闡釋都柏林中意義的蒸發。從<會議室裡的常春藤日>中的民主選舉擬仿物,<賽車之後>中的民族認同擬仿物,<阿拉比>中的商品擬仿物,<伊芙琳>中的父權擬仿物,<一抹微雲>中的國界擬仿物,到<死者>中的歷史擬仿物,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在察覺真實的消失之後,感到震驚或無法反應。儘管喬伊斯典型的結局透露出一絲灰暗,將布希亞應用至喬伊斯,確實提供都柏林人從二元對立的結構中獲得自由的機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551007
Creators李欣娟, Lee, Xin J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英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1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