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前後之盈餘管理行為研究 / A study of earning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raising capital from market.

本研究以實徵性會計理論為基礎,測試在現金增資此一會計數字被使用來評估公司績效的事件中,上市公司是否有動機美化申請增資所使用的會計報表,亦即採用增加盈餘的裁量性應計項目,或是控制營業外交易以增加盈餘的方式進行盈餘的操縱以順利通過證管會的審查。同時,本研究亦檢定上市公司是否在增資結束後,由於應計項目的自動迴轉,而使其裁量性應計項目的變動為負。同時本研究亦透過三個假說來檢定現金增資前的操縱行為受某些公司特徵或增資時的經濟狀況等因素之影響是否顯著。
  本研究的分析過程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分的檢驗在了解現金增資公司的營業收入變動狀況,以Wilcoxon signed rank統計檢定法確定樣本公司的營業收入是否有顯著的變動;第二部分為整體性的探討上市公司增資之前,是否採用增加盈餘之裁量性應計項目和營業外收益淨額,同時探討增資後上述會計項目變數變化的情形,本研究採用Wilcoxon signed rank檢定法,檢定增資前後裁量性應計項目和營業外收益變動的差異;第三部分乃將樣本分為二組,以Wilcoxon rank sum檢定法,分別檢定高、低內部人持股比率,股市景氣榮枯期增資,以及大、小規模等二組樣本公司在增資前,其盈餘操縱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1.樣本公司在增資前後期間營業收入淨額均顯著地持續增加。
  2.樣本公司在增資前一年的確採取增加盈餘的裁量性應計項目和營業外收益淨額,且增資後一年,裁量性應計項目因迴轉而有負向的變動,但此盈餘操縱行為未達統計顯著性。
  3.樣本公司在增資當年裁量性應計項目和營業外收益淨額均呈顯著的正向變動,可能的解釋是:(1)來自樣本公司在年初或年中季報的操縱行為;(2)公司在增資後有較高的「政治敏感性」。進一步測試發現:公司的確在增資前一季、增資完成當季和後一季,均有盈餘操縱的行為。
  4.在股市景氣繁榮期增資的樣本公司,的確較顯著地採用了提高盈餘的裁量性應計項目和營業外收益淨額。而代理成本較高和規模較小的公司,分別較代理成本低和規模大的公司,傾向在增資前進行盈餘管理行為,但此行為並未達統計顯著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629
Creators林亭亭, Lin, Ting T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