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Corden-Findlay Paradox之深入探討

在眾所皆知的Harris-Todaro(1970)的城鄉失業模型,以及由Harris-Todaro模型所發展出來的資本可以在兩部門間自由移動之Corden-Findlay(1975)模型中,我們發現當生產函數為固定係數且製造業的資本勞動比相對於農業較大時,城市的最低工資提高會造成製造業的產出以及勞動雇用量增加。即所謂的Corden-Findlay Paradox。而本文計畫將Corden-Findlay paradox做一深入的探討,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利用嚴謹的數學模型重新驗證Corden-Findlay Paradox是否存在?其次,當體系開放後,會不會有其他的現象是Corden-Findlay當初沒有發現的?而本文的研究動機亦因之產生。經由本文的證明發現:在某些條件下,當製造業的最低工資提高時,除了Corden-Findlay Paradox存在外,國民所得會同時下降;其次,可能會發生貿易逆轉的現象。本文將在下面幾章節中作深入的探討。深入研究Corden-Findlay Paradox 的重要性在於Corden-Findlay 的模型中只提到農業及製造業之工資作政策性的補貼對兩部門間的失業及產出的影響,但我們發現透過製造業最低工資的提高會達到貿易逆轉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政府或雇主想要提高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時,可以依照Corden-Findlay Paradox 的說法並將生產該產品的最低工資提高來達成出口增加的目的(前提必須為該產品的生產函數為固定係數且要素密集度相對較大)。另外,提高最低工資的作法對消費者是不利的,因為國民所得會由於最低工資的提高而下降。國民所得減少,消費自然就下降。這正是我們對Corden-Findlay 的模型做深入探討的兩個重點。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Harris- Todaro城鄉人口移動模型簡介.....2
第三節 Corden- Findlay Paradox之簡介....... 4
第二章 一般模型
第一節 生產面與需求面...............7
第二節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13
第三章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下的Corden- Findlay Paradox
第一節 本國的供給面與需求面
-以Leontief生產函數,Cobb-Douglas效用函數為例.15
第二節 Corden- Findlay Paradox..........17
第三節 其它重要發現............... 21
第四節 數值例子................. 24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節 本文結論................. 29
第二節 未來發展方向............... 30
參考文獻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005
Creators郭展銓, Chan-Chuan Ku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