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兩岸紡織業垂直與水平產業內貿易分析

本文主要是在探討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紡織業之垂直及水平產業內貿易之情況。本文使用The World Trade Atlas國際貿易統計數據資料庫之貿易資料,首先觀察1995-2004年兩岸紡織業之貿易現況。

本文採用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Coding System, HS)做為商品分類的基礎,以HS Code兩位碼及六位碼之貿易資料,根據 Grubel and Lloyd (1975)產業內貿易指數,計算各年產業內貿易程度,觀察其變動,並探討兩岸紡織業之各項產業之垂直與水平產業內貿易歷年的變化趨勢。以HS Code六位碼為分類基礎之分析中,我們可將觀察期間中,產業內貿易、垂直及水平產業內貿易歷年變動趨勢大致相同之產業分為四組,並深入探討其經濟涵義:(1) VIIT上升;HIIT維持平穩;IIT下降的產業。(2) VIIT上升;HIIT下降;IIT上升的產業。(3) VIIT上升;HIIT下降;IIT下降的產業。(4) VIIT下降;HIIT上升;IIT上升的產業。
接著,以HS Code六位碼為商品分類基礎,建立實證模型並利用一般最小平方法(OLS),探討兩岸紡織業之產業內貿易、垂直及水平產業內貿易的決定因素。而由實證結果顯示,兩岸經濟發展差異程度、兩岸貿易開放程度、關稅及重疊性需求是影響兩岸紡織業產業內貿易重要之因素。而兩岸經濟發展差異程度、關稅及重疊性需求則為兩岸紡織業垂直及水平產業內貿易之重要影響因素。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2580201
Creators張芝怡, chihi-yi Ch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