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宗教衛星頻道經營管理之研究 / The study of management of religion channels

當前台灣社會處於一股宗教熱潮之中,宗教衛星頻道近年也開始蓬勃發展。對於傳播領域來說,宗教衛星頻道非營利的理念與經營,加上宗教文化的背景,使得宗教衛星頻道已經自成一個獨特環境。對於宗教文化而言,宗教衛星頻道是宗教團體運用傳播新科技進行宣教與社會服務的新形式。從組織特性、經營方式、乃至節目呈現,宗教衛星頻道都顯得特殊。作為如此特殊的媒體,宗教衛星頻道在經營管理上和一般衛星頻道有所不同。本研究擬探討宗教衛星頻道經營管理之環境因素及影響,並找出適切的宗教衛星頻道的經營管理之道。
宗教傳播的研究尚在萌芽,國內亦缺乏宗教傳播理論架構的累積,本研究從傳播管理與宗教社會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三個學術領域為宗教衛星頻道的經營管理建立理論基礎,並從國外宗教電視上的發展檢視相關的問題。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深度訪談與節目表分析三種研究法進行,將目前五家宗教衛星頻道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慈濟大愛、佛光衛視、法界弘法、佛教衛星四家佛教信仰的宗教頻道與屬於基督教信仰的好消息頻道之比較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經營策略運用上,慈濟大愛針對慈濟人進行訴求,並發揮在環境因素中的諸多優勢,屬於集中化的策略。佛光衛視同樣擁有許多環境因素優勢,但以維持現狀,追求效率策略,屬於經營較為寬廣的頻道定位。法界弘法頻道不具有所屬教團支持,優勢少,因而採取追求效率與服務多元的策略。佛教衛星以正信佛教定位作為差異化策略,所具環境因素優勢有限,差異化定位清楚但訴求略微小眾。好消息頻道係以唯一的基督教頻道、家庭頻道定位作為差異化策略,有別於其他以佛教、公益社教為定位的宗教頻道。
雖然目前宗教衛星頻道多以公益、社教作為主要訴求之一,或希望宗教與公益社教兩方面並重,但節目表分析發現三個特點:(一)節目類型集中,節目集中於宗教生活資訊節目、宗教講座節目、宗教教育節目、社教文化節目與家庭生活資訊節目等類型;(二)節目仍以宗教性節目為主;(三)節目策略運用缺少變化。整體而言,目前宗教衛星頻道的節目呈現與頻道使命、定位與訴求對象不甚符合。
因此本研究認為宗教衛星頻道的經營管理首先應重視使命,進而發展定位與訴求對象。在掌握所處的環境優勢之下善用策略。此外,基於非營利組織特性,更需發展募款贊助策略以維持財務結構健全。在人力資源上,應開拓志工參與,並加強整體、節目的行銷,與社會、系統經營者維持良好公關。最後在節目呈現方面,宗教衛星頻道應體認節目的重要性,節目不僅建構觀眾對頻道的印象,更影響捐款意願,所以必須靈活運用節目策略,建立節目評估與回饋機制,以掌握觀眾反應。整體而言,宗教衛星頻道的經營管理應該掌握環境因素,選擇有利策略,並重視使命以及適切之定位、訴求對象,在財務、人力資源、行銷、節目策略等層面方有良好表現。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723
Creators陳延昇, Chen, Yan-Sh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