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組織網路特性、網路形態與網路策略之關聯 / The Relationship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 Network Type and Network Strategy

本文係從企業組織個體之層次著眼,探討相對權力不同之企業,在不同的網路組織之中,如何運用網路策略創造或強化相對優勢。「組織網路特性」、「網路形態」、「組織權力」與「網路策略」為本篇論文之研究變項。其中,關於組織網路特性則係從「投入資源特性」與「網路利益特性」兩項構面切入;研究者以個案研究法為基礎,藉由歸納整理相關理論文獻之探討,發展出一觀念性架構,而後對台灣地區旅行業進行觀察,從而修正原架構、並推導出一系列之命題。綜合而言,本篇論文之主要研究發現有四三:(一)「網路成員的特定化程度」及「網路內部的正式化程度」是區別「網路形態」的基礎。(二)「網路利益模糊性」與網路成員之「投入資源特性」影響組織對於「網路形態」的選擇。(三)在廠商擁有不同「組織權力」的情況之下,廠商所身處的「網路形態」將影響其對於「網路策略」的選取。因此,研究者提出三大建議供企業界參考,首先企業應先明辨其生存所需資源之特性,以適當的方式的取得,避免受制於網路形態的結構性限制,扼殺企業之策略運用、與生存發展空間。因為企業所身處之網路形態,對於企業而言,是一項結構性的限制條件,該項結構限制對於後續網路策略的選擇與運用、甚或組織權力的強弱都有影響。其次,組織權力較大的企業應以強搶豪奪的方式將模糊之網路利益歸為己有,同時阻礙網路中其他企業之成長、並增強自身的實力;而權力較小的組織則應以密而不宣的方式,靜靜的發掘並攫取模糊的網路利益,避免過份招搖而為其他企業所打擊,徒然喪失快速超越成長的契機。第三,,網路策略、網路形態、與組織網路特性三者之間應有高度的連結性與一致性。尤其當企業將策略思考層面擴及所有互動企業所組成的網路時,非經濟性的考量、甚或政治性考量在經營策略中所佔的比重必會快速竄升,然而未必所有的企業皆有能力承受或運用零合性行為,研究者並非企圖陳述政治性或非經濟性考量不應化約於企業策略之中,而是企業不可因為政治性或非經濟性考量必要性之浮現,而反將經濟性動機或目的遺漏。因此企業所需關心者,應是在特定時點中,經濟性或非經濟性動機對於企業於網路中相對優勢之影響,在考量企業自身現有能力與權力的限制條件之下,致力於使網路策略配合網路形態,以創造或強化企業之相對優勢。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089
Creators許育誠, Hsu, Yu-Ch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