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策略與「諸候經濟」之形成 /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ormation of " Dukedom Economies"

隨著舊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各國的「非共化」,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成
敗也逐漸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總的來說,十年經改提昇了人民的生活水
準,消滅了一部份的貧窮落後,推動了經濟的快速成長,其成就不可忽視
;但是,由於經濟運行機制的轉換並不順利,經改過程也就無可避免地出
現了一些結構性矛盾。由經改試驗所引伸出的一連串問題中,「沿海與內
地的關係」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兩個特別值得注意的課題。近年來
,中國大陸地方經濟勢力的迅速擴張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惡化,不僅使
中共中央與地方矛盾、衝突日益加劇。形成所謂「諸候經濟」的格局,更
對中共政權的統治基礎和控制能力帶來嚴重的挑戰。本論文的主旨在於利
用當代區域成長理論( Regional Growth Theory)來分析中共區域發展
策略的本質,並探討地方保護主義的形成和沿海、內地經濟差距的擴大對
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可能造成的制約。筆者認為,中共區域發展策略由毛澤
東時期強調自給自足、重視國防安全的「平衡發展策略」轉變為後毛澤東
時期強調區域分工、重視經濟效益的「不平衡發展策略」,此種政策轉變
雖然符合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要求,卻也使得東西部貧富差距日益懸殊;
再加上地方政府經濟自主權的增強,使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更為不易,衍
生出貿易封鎖、資源搶奪等「諸候經濟」現象。然而,經濟領域的地方保
護行為在短期內仍不可能發展為政治上的割據分裂。換句話說,地方政府
的經濟勢力雖然有可能進一步擴張壯大,但不致於使中共陷入政權解體的
局面。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111
Creators周枝田, Chou, Chi T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