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吳三連與臺灣光復初期的政治發展(1945-1954) / Wu Sau-Lian and Taiwa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rocession(1945-1954)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權倉皇撤退來臺 ,面臨美國「放手政策」、中共陳
兵對岸與臺灣經濟崩潰的危機下,國府乃起用吳國楨出任臺灣省主席,勵
行民主改造。吳三連在日治時期從事抗日運動中,深得政治智慧, 且建
立豐沛的人脈關係、戰間期居住中國使其具有北京話的語文能力, 戰後
高票當選國代,擁有雄厚的民意基礎。在國民黨倉皇撤退來臺、急須美援
的情況下, 不得不實施民主,乃拔擢非國民黨員的吳三連為戰時首都臺
北市長, 並在國民黨未及改造完成,實施地方自治時, 再獲得國民黨支
持成為臺北市第一屆民選市長。市長任內,一面與中央配合致力早日完成
反攻大業, 也盡力從事臺北市政建設,並處理大量難民湧入臺北市所造
成的學校駐軍、 違建等等問題。不久韓戰爆發,國民黨在美國支持下,
改組重建完成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相對於國民黨的威權統治,臺灣人歷
經二二八事件的打擊, 加上戒嚴體制的限制和白色恐怖的威嚇,呈現無
組織弱勢社會的情境。 當內外危機解除、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確立後,臺
灣人的支持與否相對失去重要性,國民黨也無法再容納不是國民黨員的臺
灣人繼續主持臺北市政, 吳三連乃選擇回臺南競選省議員,在議壇繼續
為臺灣人服務。總之,吳三連擔任臺北市長, 是國民黨倉皇撤退來臺至
完成重建威權統治之前的過渡措施,對吳三連而言,四年臺北市長任內
, 建立中央與地方的人脈關係,更深刻的認識國民黨政權的本質,奠立
此後辦報、 經商與溝通朝野對立衝突的中介角色,享有極高的社會清望
與影響力。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234
Creators高淑媛, Kao,Shu Y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