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跨文化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程設計與實踐 /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in intercultural Chinese teaching

文學可否作為跨文化的橋樑?本研究以跨文化溝通理論為基礎,從文化教學的角度切入,探討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並以文化教學之概念進行現代文學教學設計和實踐。研究問題主要有三:(一)跨文化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有什麼特殊性?(二)適合華語學習者的現代文學文本為何?(三)現代文學如何融入跨文化華語教學?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採取內容分析法進行教材分析,使用行動研究進行教學實踐,研究設計參考ADDIE教學設計模式,進行分析、設計、發展、實施和評鑑。

教材分析部分,觀察台灣使用和出版的華語教材中的現代文學內容,分析其中的優點和不足。研究者發現台灣華語教材中的現代文學教材數量較少,且少有更新,教材內容對於華語學習者的針對性較不足,也未很好地提煉文本中的文化內容。研究者進一步提出篩選現代文學文本的三項考量:經典性、普遍性和文化主題,並從母語者的國文教科書中初步選出六篇合適的現代文學文本,分別為:〈差不多先生傳〉、〈孔乙己〉、〈背影〉、〈愛〉、〈鄉愁〉和〈聲音鐘〉,進一步結合Moran(2001)提出的五維文化分類分析其中的文化內容,編寫教材。

教學設計部分,本研究認為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應向文化教學靠攏,針對文本中的文化主題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習者理解文化知識並進行跨文化分享。本研究參考Moran(2001)提出之融入文化教學的體驗式學習循環,將閱讀現代文學文本當作文化體驗,分階段進行描述、闡釋和跨文化分享。研究者使用自編教材進行兩次教學實踐,課程性質為華語中心的選修文化課,挑選六篇文本進入課程,並選擇〈愛〉作為教學範例,深入討論教案設計及課堂反應。本研究教學實踐的研究結論有四:一是文化討論應注重核心主題,二是重視知名作品與文化之連結,三是注意現代文學知識之建立,四是考量學習者之多元背景。

本研究作為文化教學結合現代文學教學之嘗試,認為面向華語學習者的現代文學教材和教學設計有其針對性和特殊性,應注重文本中的文化主題,進行跨文化的主題討論。本研究為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教學提供讀寫教學之外的選擇,即是以文化主題為核心,進行跨文化華語教學。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1031610062
Creators許鐘尹, Hsu, Chung Y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