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大陸經濟改革的內容和宣傳策略研究(1992-1996)--以「人民日報」社論內容為例

中國大陸自一九七八年開始經濟改革計劃至今,改革開放造就經濟成長榮景,相應也對中國的傳媒造成衝擊。在改革的進程中,被中共稱為「黨在政治上、理論上和思想上領導戰鬥的武器」的新聞傳播媒體,隨著改革範圍的擴大,及改革程度的深化,導致模式結構、傳播內容和傳播手段,發生不同規範的變化。報業不僅品種增多、層次多樣,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報紙最終也進入市場。新聞傳播媒體的功能,由單一的宣傳工具角色,朝向多元化、多功能、企業化方向發展。
因應改革開放各發展階段,中共掌控的新聞媒體,在指導思想、宣傳主題、方針、報導尺度和宣傳策略上,也有諸多指示和規範。
新聞傳播事業在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談話,強調加速經改步伐後,受到政府規範和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是否改變傳媒在極權社會的功能角色是研究關注點。因此本研究以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談話至1996年底為研究起訖點,運用內容分析法,探討人民日報社論經濟改革的宣傳內容與宣傳策略。希冀能藉由黨報社論內容與策略分析,檢視中共黨報在深化改革浪潮下,媒介屬性與宣傳理論的變革程度,以體現目前大陸傳播媒體的本質,和宣傳理論基礎。
研究結果發現:(一)論述主題,主要為鄧小平所倡導的經濟改革理念、政策和方針;(二)所引述主要的消息來源,最多為政府(黨中央)人士、組織和會議;(三)宣傳口號,最多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宣傳技巧,最常運用「訴諸權威」;(五);訴求方式,多採利益訴求;(六)言論立場,多為正面肯定經濟改革。
檢視大陸新聞界和學界對「黨的新聞事業」所形成既定新聞原則和規範、新聞輿論監督機制和新聞法規等因素,現階段中共經濟開放,仍採取「政左經右」改革方式,可以理解中共的新聞媒介,特別是黨報系統,其宣傳的意旨,即是鼓吹黨中央既定的經改理念、政策和方針,以提昇經濟現代化,和穩定經濟發展環境。傳媒角色,現階段仍以「喉舌」為主。與以往的政治宣傳相較,經濟改革宣傳的內容是趨向多元發展,宣傳策略上,堅持正面宣傳,以引導正確輿論,顯少採取公然侮辱,與大肆批判技巧。另就新聞媒介應發揮的輿論監督功能而論,目前在中共專制政權體制下,傳媒仍扮演「正面宣傳」政府政策的「喉舌」角色,多元化的輿論監督和媒介體制改革,則有待時日。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108
Creators游承季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