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影響共同基金績效因素之探討-台灣地區共同基金之實證研究 / Determinants of Mutual Fund Portfolio Performance

由於國內股市具有濃厚的投機性質,因此政府於民國八十一年一舉核准十一家新投信成立,使國內的投信家數擴充至十五家,基金數目及種類亦呈快速成長。共同基金具有分散風險及專業操作的優點,對一般投資大眾而言為一良好的投資管道,但究竟應如何選擇操作績效優異之基金亦深深困擾投資人。
  本文主要探討三個主題:1、評估國內共同基金的績效;2、探討投資決策、市場擇時及選股能力三者對基金績效之影響;3、檢定基金績效是否具有持續性。由於以往國內有關基金績效的研究主要是採用傳統的Treynor、Sharpe、Jensen等績效指標,或Treynor & Mazuy法、Fama法、M.C.V績效指標、Fabozzi Francis法,較少利用基金持股的資料,因此本研究主要參考Gary P. Brindon, L. Randolph, and Gilbert L. Beebower(1986)及Grinblatt and Titman(1993)之模式,利用基金每月的持股明細來評估國內共同基金的報酬率及影響基金績效最重要的投資決策。
  本研究係以在國內募集並投資於國內證券市場的共同基金為研究對象,包括二十一個基金,其中十六個為封閉型股票基金,五個為開放型股票基金。研究期間為民國82年5月至民國84年12月,以月資料為研究單位,共計32期。
  經由實證分析獲致以下幾點結論:
  1、國內的基金績效雖有差異,卻不具備統計上之顯著性。
  2、影響基金績效最大的因素為投資政策,其次為擇時與選股能力。
  3、在選股能力及擇時能力的評估方面,國內基金普遍具有正的選股能力,卻不具備擇時能力。
  4、國內共同基金績效具持續性,因此過去的績效應可作為未來績效的參考。進一步檢定基金投資政策績效及擇時與選股能力則發現,基金的投資政策績效與選股能力具持續性,但擇時能力則不具持續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635
Creators吳佩玲, Wu, Pei-L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