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總要素生產力─我國製造業之實證研究

世界各國不論是先進國家或落後國家,對於生產力(productivity )之提升,無不寄以深切之厚望,因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透過生產力之衡量與認知,提供經濟政策正確之引遵方向,期能加速經濟成長,合理運用資源,強化對外競爭能力。
吾人了解,美國早在一九三○年代,即致力推動生產之運動;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of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EC)於一九五三年成立「歐洲生產力組織」(European Productivity Agency ; EPA);亞洲國家於一九五五年以後,亦陸續設立生產力中心,一九六四年,更設立「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xation ;APO);我國早於民國四十四年,即成立「中國生產力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經濟部邀集各界共組「全面提高生產力運動推行委員會」,其目的不外乎配合政府經濟與工業化目標,協助工商企業提升生產力,以促進產業升級,維持經濟持續成長與進步。
吾人了解,台灣地區自然資源相當貧乏,在政府推動經貿自由化之際,欲使經濟升級,並與貿易對手國相互抗衡,誠有賴生產力之有效增進,特別是製造業生產力之提升,因為製造業在台灣產業結構中一直扮演舉足輕重之角色,所以本文乃以製造業為研究對象。惟生產力為何變動與如何增進生產力之問題,以往經濟學者幾乎都僅注重技術進步的角色,然由經濟理論,吾人得知生產力之高低實擊於技術進步與資源是否有效運用,由於過去生產力之實證研究,鮮有將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一併考慮者,職是之故,乃進行本論文之研究。
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的提高,皆可以提升生產力,然而為求技術進步往往須花費相當龐大的資金於研究發展,或引進國外技術,誠非小廠商能力所及,而提高技術效率則是在既有的技術水準下,盡力使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雖亦有成本,然相對較小,且不論大小廠商都可以進行,因此,雖然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的增進皆能提升生產力,惟兩者實具不同之政策含意,有必要加以區別。
本文對生產力之衡量,採用TransLog 生產函數,援用Tornqvist Index 並利用邊界(frontier)函數的概念,將總要素生產力之成長率分解為技術進步、技術效率變動率及完全效率點與實際效率點之產出彈性差異,以期對生產力有進一步之認識。
本文前後計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簡述研究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與本文結構(內容);第二章生產力與效率之探討,扼要說明生產力與效率之意義並經由理論的推導,探討總要素生產力與技術進步率及技術效率變動率三者之間的關係;第三章總要素生產力之衡量方法,涵蓋各種常見的生產函數法、指數法及投入產出法;第四章邊界函數估計方法,介紹確定性無參數邊界法、確定性參數邊界(規劃法與統計法)、隨機邊界法;第五章模型設立與實證研究,除設立模型外,並進行製造業之生產力的衡量與分解之實證工作;第六章結論。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315
Creators黃泉興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