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電子書包: 教學科技發展歷程中的政治

2002年中,政府擬在中小學推行「電子書包教學」之訊息開始廣泛為新聞媒體報導,帶動社會大眾關注。「電子書包」彷佛是繼教育電視、電腦輔助教學之後,另一個運用科技進行教學的里程碑。然而,本論文認為,不可一昧地將電子書包的出現和發展視為理所當然,而應探討其發展歷程和影響其中轉變的權力(即政治)運作,方能瞭解電子書包問世和停滯的問題所在。

不同於過去文獻探討教學科技發展時,多著重教學科技的工具性角色與其影響,忽略了科技發展所牽涉的社會條件與社會關係運作,本論文採取科技與社會相互建構、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的立場,並採取「科技框架」為研究概念、個案研究作為研究方法,分析電子書包的意義如何在社會與科技相互建構的過程中產生和轉變,以及其中的權力運作意涵。以此探討社會運作如何影響電子書包發展,也看社會和科技構成的整體又如何賦予或限制社會運作。

研究分析發現,整體而言,提倡或早期採用電子書包的社會團體成員,出自對創新科技運用的認同,仍將電子書包定義為用來達成教學/學習目的「工具」並重視討論其影響和應用方式;電子書包在官方與學界聯手推動下,進一步被界定為中小學生的學習工具,卻受到「電子書包」名稱蘊含的符號意義所限制、引發相關社會、教育爭議,為研究和推動工作帶來社會干擾和壓力,反限制原行動目的,於是便再欲以「行動學習載具」再正名,希望主導電子書包的「正確定義」。

然而,電子書包或說行動學習載具,雖透過教學實驗,讓更多相關社會團體開始互動,其各自對電子書包的定義和問題界定仍存在諸多岐見,相關行動者的行動或互動反而朝各自重視的方向進行、優先解決各自重視的問題,例如政府機關未能解決利益衝突問題而暫緩擴大實施、研究人員聚焦於完成研究工作、硬體廠商開發新市場以解決獲利問題等。也就是說,電子書包的定義要由具詮釋彈性到逐漸穩定下來、形成某種具共識的雛型、達到理想,仍待許多努力。行動者的各自的科技框架、市場利益、電子書包與教學情境的互相形塑,皆實際影響、限制了行動者選擇硬體的條件,甚至限制行動教學順利進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4510182
Creators田瑞華, Tien, Jui Hu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