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2006年總統罷免案我國主要報紙社論及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

2006年,我國立法院發生三次未過門檻的總統罷免案表決,並伴隨紅衫軍聲討貪腐運動、國務機要費挪用等一連串政治事件的起伏,其中大眾傳播媒介扮演了一個相當關鍵的角色。本研究擬以國內發行量與影響力較大的四份報紙作為分析對象,探討國內報社在報導罷免案相關新聞時,是否能秉持客觀公正的新聞專業,抑或在立場上呈現特定的論述偏好。 /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為工具,將2006年5月22日~12月31日(8個月共224天)包含三次罷免案表決日(6/27、10/13、11/24),分別依罷免案議題的醞釀、引爆與後效,畫分作七個時期,而以框架理論、媒介社會責任論、政治社會化、媒介與我國民主化、罷免權與我國罷免制度等為理論依據,藉以檢證三個研究目的:1、在社論內容與立場上,四大報對罷免案是否有預設框架,若有,其立場為何;2、四大報在處理三次罷免案過程中,相關社論在報導數量、主角、標題上,在不同的時期、社會事件上是否有所差異;3、四大報在對罷免權意義、程序的報導,能否彰顯媒介社會責任與對我國民主化有正面的影響。 / 研究結果發現:由於三次罷免案皆無法成案,顯示現行罷免制度存在結構性缺陷;四大報在社論立場上,除了中國時報有關罷免的替代手段、蘋果日報在是否支持罷免案上出現過立場論述不一外,大致上皆依據固定的框架去審視相關議題,進而發表社論。各報在社論數量上,隨七個時期的議題熱度,有明顯的高低起伏,在社論主角與標題上,較偏重於「政黨」與「朝野政黨」,當重要新聞事件發生,在社論主角與標題的選擇上也會隨之轉移。在933篇與罷免意義、程序相關的新聞報導中,以純新聞且無關罷免權的意義與處理程序的報導最多(802篇),而罷免權意義(51篇)與罷免權程序(80篇)僅佔一成多(14%),可見閱聽人無法從報導中獲得對於罷免權的實施利弊做深入理解,實為民主發展的一項隱憂。 / 總觀而論,本研究發現國內四大報皆帶有既定框架且不夠周延地去處理罷免案相關議題,在相關社論與報導的分析中,可看見新聞框架的強勢運作,偏向於一面倒的論述,或流於浮面喧囂的報導。此現象就媒介社會責任與政治社會化而言,勢必造成負面的影響,是否會妨害我國民主的未來發展,值得我們嚴肅看待。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42610011
Creators陳信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