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高齡失業者職業訓練與再就業問題之探討 / A Study of Middle-aged Umemployed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Re-employment陳羿岑, Chen, Yi C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高齡化與少子化對未來勞動力的運用、及相關社會保險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提高中高齡人力資源的運用是必要的。在提升中高齡勞動力的運用政策下,期望中高齡失業者參加藉由職業訓練以協助其再就業。然而卻發現重複參加訓練者大多是中高齡的問題,未因為接受職業訓練而就業或穩定就業,反而再度回到職業訓練中,代表著中高齡的職業訓練制度出現了問題,以致無法發揮原來的效用。本研究從提升中高齡人力資源的角度,了解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的現況、運用及再就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而討論我國職業訓練制度現況、問題及相關規範,做為了解中高齡職業訓練的研究基礎。藉由訪談結果,分析影響中高齡職業訓練成效的原因,以探討中高齡重複參訓的原因,以釐清職業訓練在對於提升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可能存在的問題。
本研究發現從參加職業訓練前、課程開始、訓練過程、到訓練結束,皆存在可能影響中高齡重複參加職業訓練的原因。職業訓練未能使中高齡者順利再就業或穩定就業,職業訓練對於提高就業的效果不佳,顯示職業訓練制度存在者一些問題。本文將造成中高齡者重複參訓的問題結論出四個面向,即中高齡受訓者與環境互動所形成的選擇、中高齡受訓者與職業訓練單位的相互關係、訓練單位在職業訓練制度中的選擇、職業訓練制度模組與社會的連結等所衍生出來的現象。
最後對於減少、解決中高齡者重複參加訓練的情況,提出相關建議。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為職業訓練制度設計的規定,包括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失業給付的規範、就業輔導、評鑑制度的調整等。及職業訓練執行過程,對於篩選機制的落實、課程設計與實務連結度、就業服務之資源連結、資訊宣導等。再者為中高齡與職業訓練的關係,包括協助創業、就業機會的連結與結合產業發展、增加職業訓練專班等,不僅減少重複參訓所產生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同時也期望職業訓練能確實發揮促進中高齡者就業的功用。
|
2 |
臺灣地區中高齡失業問題之探討杜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自1996年失業率突破2%後不斷上升,2002年高達5.17%,其後雖逐漸下降,2007年仍達3.91%,平均失業人數超逾41萬餘人。
本研究係運用描述性統計,採取文獻分析法、次級資料分析法及訪談法,分析臺灣地區中高齡者的勞動情勢、彙整2001年至2007年政府對中高齡失業者施行的主要促進就業措施,並以其中之就業保險法及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探討其可改進之處。
研究發現,中高齡失業特徵如下:失業期間比其他年齡層長,再就業困難,極易永久退出勞動市場;男性失業率比女性高、失業期間比女性長;教育程度愈高,失業期間愈久,學歷在國中以下,失業期間最短;45至64歲,大學以上與不識字者,失業率低於高中、高職、國中以下者;65歲以上,大學及以上者失業率最高,國中程度失業率最低。
針對中高齡失業人口,就業保險法及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僅提供短期經濟協助,並未積極實施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
建議政府應加強宣導就業保險法令常識、擴大該法適用範圍、修正失業給付領取條件、整合中央機關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行政體系、強化職業訓練內容與就業服務機構媒合能力、促進就業方案應積極開發民間工作機會。
|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