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1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 / The population change of Taipei metropolis

白鎧璋, Pai, Kai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Clark(1951)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以及Newling(1969)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二次指數模型,結合GIS技術,也就是結合傳統2D概念的都會統計分析以及3D的地理空間系統,使傳統的都會統計迴歸分析模型得以藉由GIS技術進一步瞭解人口空間的分布,準確的掌握空間狀態。並在研究中對臺北都會區採用兩個不同的都會區劃定規則,分別為參照社會經濟面向的都會區劃定規則的定義一臺北都會區;以及參照人口密度劃定的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兩個不同臺北都會區定義,對民國84年至98年臺北都會區做一探討與比較分析,以及對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二次指數模型的估計結果做一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定義一臺北都會區負指數模型估計出的市中心人口密度逐年上升,而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則呈現延續研究指出的民國70年後臺北都會區市中心人口密度開始逐年下降的趨勢(陳寬政,1981;陳寬政、林忠正,1984;陳寬政,1991)。人口密度梯度兩定義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顯示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大致呈現隨距離都市中心點的距離越遠而遞減的趨勢有逐年越亦。二次指數模型方面,定義二的C值,即二次指數模型用以衡量離市中心點密度斜率變化的指標,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表示定義二的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分布可能並非是Newling所假設的拋物線型態,而是較接近於Clark所假定的直線衰退型態。而兩定義的二次指數模型b值皆為負值時,顯示估計出的市中心點為人口密度最高點,臺北都會區尚無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但由b值這15年之成長趨勢推估,若未來b值成長趨勢沒有停頓或逐漸緩慢的現象發生,臺北都會區在未來可能會出現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何金銘(1991)驗證c值絕對值越小,則都市範圍越大,火山口越深陷。研究中兩定義臺北都會區c值絕對值皆非常小,且逐年下降,表示臺北都會區的範圍極廣,且逐年往外擴張,再次驗證人口郊區化現象。
2

組合土地区画整理事業によって作られた民間開発郊外住宅地に関する研究 : 多摩田園都市を事例として / クミアイ トチ クカク セイリ ジギョウ ニ ヨッテ ツクラレタ ミンカン カイハツ コウガイ ジュウタクチ ニ カンスル ケンキュウ : タマ デンエン トシ オ ジレイ ト シテ

石橋, 登 25 May 2009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工学) / 乙第12366号 / 論工博第4022号 / 新制||工||1469(附属図書館) / 27268 / UT51-2009-F504 / (主査)教授 髙田 光雄, 教授 川﨑 雅史, 教授 門内 輝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3

臺北都會區熱環境與熱島效應解析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heat island analysis in Taipei metropolitan

簡子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都市熱島效應帶給臺北盆地許多問題,如更炎熱的天氣、都市降雨增加、空氣污染、能源短缺,並造成環境惡化。為了瞭解熱環境及影響都市熱島強度的相關因素,本研究在2012年7月4日、11日、13日以機動觀測法進行溫度實測實驗。分別得到臺北盆地的中午(12:00~14:00),晚上(19:00~21:00)和凌晨(02:00~04:00)溫度分佈數據和圖形。結果顯示,都市熱島環境下氣溫熱點出現在高度擁擠的交通節點、高人口密度地區、高建蔽率地區,而氣溫冷點出現在低人口密度地區、廣闊綠地附近和山邊。中午時段熱點散佈在都市各地,最大熱島強度為6.87。C;晚上時段熱點出現在具有人工發散熱的都市中心,因為人類活動使空氣升溫,成為扮演熱島效應的重要角色,同時其最大熱島強度為5.77。C;凌晨時段都市吸收的熱輻射和人為活動造成的熱能無法從市中心擁擠的建物群消散到郊區,此外從盆地邊緣吹來的風冷卻了郊區,造成其溫度急劇下降,因此熱區的面積明顯縮小,集中在臺北盆地中央部分,此時段最大熱島強度為4.38。C。 本研究同時進行CFD模擬實驗,取得臺北盆地CFD模擬溫度分佈圖。其過程係建立臺北盆地3D立體幾何結構場域,輸入相關邊界條件、人工熱與物件材質之熱屬性,經過電腦重覆演算至穩定狀態,得到CFD模擬臺北盆地夏季中午、晚上和凌晨之溫度分佈圖,其溫度分佈情形和實測溫度分佈相似,而三時段的都市熱島強度則分別為中午1.38。C、晚上1.35。C、凌晨1.35。C。 進一步比較臺北盆地2012年夏季各時段實測彩色溫度分佈圖和CFD模擬 溫度分佈圖,可得知臺北盆地中央熱四周冷,且都市熱島強度在人口密度高、建蔽率高的區域偏高,而在大型綠地區域偏低。CFD模擬圖中則呈現,在大型水域附近區域的都市熱島強度偏低。 為精確了解都市熱島強度受相關因子影響程度,本研究針對臺北市都市熱島強度與主要相關因子(人口密度、建蔽率、綠地比率)進行量化分析,經線性回歸圖形及相關係數得到印證,都市熱島強度確與人口密度及建蔽率呈正相關,而與綠地比率呈負相關。 綜合上述結論,為減少日益嚴重的都市熱島效應,可朝以下方法努力,如 減少人工熱排放(如汽車、空調),改善鋪面材質如屋頂綠化、開發大型綠地、 疏浚維護大型水域周邊與改善都市內空氣流通量使蓄積的輻射熱或人工發散熱更容易排散。

Page generated in 0.01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