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臺灣企業博物館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之研究林涵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企業博物館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之研究。欲了解企業如何藉由企業博物館的成立達成企業的使命目標及發揮更多元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內容包括企業博物館可實現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發展現況、特色介紹、優劣勢以及企業博物館的未來展望與建議。本文對企業博物館的定義,廣義上指(1) 博物館為企業體或相關機構所成立(2) 博物館內主要包含企業的歷史、資料、文物、產品或經營者理念等與企業體相關之有形或無形的展示品(3) 為社會大眾自由參觀之公開場合。狹義的企業博物館限指非營利機構者,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企業社會責任本文定義為:企業要做到利潤、回饋、教育、發展、能促使社會價值總體提升。在了解企業博物館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後,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有(1) 文獻分析法(2) 結構性訪談,除了對文獻做檢閱外,也針對國內七間企業博物館做實地訪查與訪談。本文從企業社會責任等相關文獻,整理出評估的指標,對企業博物館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內涵作詳細的分析外,也綜合專家訪談經驗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
本文發現如下:
(1) 企業博物館身負重要的社會教育責任、文化責任,應努力維護及發揚。
(2) 企業博物館在傳播產業知識上貢獻良多,但更應精益求精。
(3) 企業博物館為博物館經營注入新的企業精神及創新能力。
(4) 企業博物館可發展為企業的職場訓練所,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向心 力。
(5) 現行企業博物館在專業管理上仍然不足,未完全發揮博物館的基本功能。
(6) 企業博物館易受企業體的波動而面臨經營不穩的問題。
(7) 臺灣目前尚缺乏健全的企業博物館發展機制。
針對企業博物館營運參考與後續研究,本文建議:
(1) 企業博物館應注重專業管理及博物館基本功能的發揮。
(2) 企業博物館應建立完善的經營機制,朝永續經營目標努力。
(3) 企業博物館可結合大學或其他學術機構來增進產業知識或博物館研究功
能。
(4) 政府應妥善立法,規劃企業博物館產業的相關法規及輔導其健全發展。
|
2 |
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創意生活營造與經營徐宜寧, Hsu, I-N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博物館的趨勢從過去以「物」為主--重視物品收藏展示,轉變為以「人」為主--重視顧客的體驗,坊間出現大大小小與民眾生活貼近的生活型博物館,其中許多是由企業所成立與企業產品、產業或理念相關的企業博物館。本研究以創意生活產業的三大要素「核心知識」、「深度體驗」、「高質美感」,並輔以經營要素檢視現代新興的生活型企業博物館。
本論文採質性研究法,從台灣遴選出三家成功個案(獲選為創意生活產業者)—郭元益糕餅博物館、進益摃丸文化會館、阿聰師糕餅生活館,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二手資料搜集,檢視其經營要素的特色為何、創意生活營造的特色為何,及經營要素如何影響創意生活營造,經由歸納探討獲得相關之研究發現。
另外亦從創意生活產業發展成熟的日本遴選三家產品類似的優秀個案—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鈴廣魚板博物館、俵屋吉富京菓子資料館,透過二手資料搜集分析,探討其創意生活的營造,獲得包括如何提升體驗的積極感與沈浸感以豐富體驗、商品美感如何營造及核心知識如何深化等等的啟示。
本研究最後綜合三家台灣個案的研究發現,及三家日本個案獲得的啟示,從三個面向提出生活型企業博物館的結論及建議包括:
一、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體驗營造與思考
1.核心知識運用再深化。2.訂定明確的體驗主題。3.提升體驗的豐富度。4.向主題樂園學習。5.生活型博物館可從商品、紀念品、餐飲、DIY、藝文講座等的提供增加收入及體驗。6.產品美感的提升。7.大量的複製、抄襲將失去創意產業的本質。
二、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經營與思考
1.運用多方資源。2.重視顧客導向。
三、母企業之經營與思考
1.企業博物館是一種行銷效益大的文化贊助型式。2.生活型企業博物館可讓企業累積跨足休閒旅遊業的資源和能力。3.生活型博物館是創意產業,母企業應培養鼓勵冒險的文化。4.企業成立博物館趨向文化傳承面出發,不會降低行銷價值,反而化行銷為無形。5.應以獨立事業視之。6.創意產業是深度經濟而不是規模經經濟。
|
Page generated in 0.02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