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兒童遊戲治療新手的困與破 / The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novice play therapists.黃梅芳, Huang, Mei 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擁有專業證照之助人工作者,於從事兒童遊戲治療中遭遇的困境與因應方式。研究者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問四位分別來自諮商心理、社會工作、臨床心理及精神醫學等領域之兒童遊戲治療新手,並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原來的專業訓練背景對於學習遊戲治療有助益,但也受限於原先專業訓練的思考模式與架構而影響學習。新手遭遇的實務困境包括個案照顧系統的阻礙、治療環境的問題、如何回應的技巧、溝通與合作、學習遊戲治療的困難等,對於反移情及個人議題於治療的影響有較敏感的覺察。而其因應方式則有自修、參加工作坊、督導及自我調適等,透過督導過程及調整自己的認知、想法與期待,並用專業所學的方式自我調適,可以有效協助因應困境。綜觀兒童遊戲治療新手的困與破,正是一個不斷地自我覺察與專業成長的歷程。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during the play therapy of the registered health professionals had encountered. This study used in-depth interviewing to interview four novice play therapists that were counselor, social worker, clinical psychologist and psychiatrist, and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analyze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iginal contex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learning play therapy to be useful, but their learning effects might also be subject to the origin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structure and thinking mode.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novices encountered were included: the obstacles of client’s care system, the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for treatment, how to respond to the skill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different discipline, the difficulties of learning play therapy, and had more sensitive awaren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effect about countertransference and personal issues. The coping strategies were as followed: self-study, participate in workshops, supervision and self-adjustment. Steer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on, adjusting their own perceptions, ideas and expectations and used by the professional manner of self-adjustment, could be effective assistance in the difficulties. Looking at the difficult position and breakthrough to the novice play therapists comprehensively was a constant self-awareness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process.
|
2 |
臺北市國小兒童遊戲與優良遊戲場規畫之研究吳旭專, Wu, Hsu-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優良國小遊戲場的現況、優良遊戲場維護管理的情形、分析國小兒童遊戲行為與遊戲場類別的關連性、探討國小兒童遊戲興趣、國小兒童使用遊戲場情形及對遊戲場的看法與期望,最後並作出國小遊戲場規畫的相關建議事項。為達此研究目的,本研究選取臺北市12行政區之12所國小的優良遊戲場、其學生和遊戲場相關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觀察記錄12所小學遊戲場現況,並分別抽取12所小學國小學生931人(有效樣本919人:男生494人、女生425人;二年級兒童296人、四年級兒童318人、六年級兒童305人)進行問卷調查,觀察紀錄12所小學兒童下課時間在遊戲場的遊戲行為,並分別訪談各校二年級、四年級、六年級兒童男、女生各2名,12校共144名兒童,最後並針對國小遊戲場規畫與維護管理的問題,與各校遊戲場相關行政人員進行訪談。蒐集資料的工具包括:問卷、觀察表、訪談表、照相機(幻燈片)等,在資料分析上,觀察與訪談主要以描述性的方式紀錄,問卷調查的結果主要以次數百分比統計和卡方考驗進行分析。經研究結果與分析發現:
(一)臺北市國小優良遊戲場的規畫現況:1. 遊戲場的區位與配置多能符合「統整性」、「近便性」與「創造性」的原則,但並沒有無障礙遊戲環境的規畫;2. 遊戲設施內容包含範圍多樣而廣泛,頗能符合遊戲場「多樣性」、「創造性」與「發展性」的規畫原則,但遊戲設施的多功能性、遊戲設施的學校特色及可提供移動性活動的遊戲設施等方面,可以再加強;3. 各校遊戲設施的「安全性」普遍不錯,然遊戲場的鋪面以及安全距離須再改進;4. 能從各個面向的考量來規畫遊戲場地,但往往受到經費及空間不足的限制。
(二)臺北市國小優良遊戲場維護管理情形:1. 遊戲場依不同年齡的兒童分區,但使用管理不易落實;2. 遊戲設施維護情形良好,行政單位會定期檢修遊戲場,但學校缺乏一更明確的維修標準;3. 校園開放後,遊戲場面臨維護管理的問題。
(三)臺北市國小兒童遊戲行為與遊戲場類型的關連性:1. 現代遊戲場比傳統遊戲場能引發更多種類、更高層的認知性遊戲行為;2. 現代遊戲場比傳統遊戲場能引發更多種類、高層的社會性遊戲行為;3. 現代遊戲場比傳統遊戲場能使遊戲行為發展成社交性遊戲行為。
(四)臺北市國小兒童遊戲興趣:1. 兒童下課時間最喜歡去的地方為「教室」、「遊戲場」和「運動場」;2. 兒童下課時間最喜歡的活動是「和同學聊天」、「打躲避球」和「追逐遊戲」;3.「組合遊具」最受兒童歡迎,兒童喜歡某遊戲設施的理由以其好玩與否、能否滿足各種體能與遊戲需求為主;4. 男、女生的遊戲興趣差別不大;5. 低、中、高年級兒童遊戲興趣有明顯的差異。
(五)臺北市國小兒童使用遊戲場情形及理由:1. 有約四分之一的兒童「幾乎每天」去遊戲場玩,但有半數以上的兒童「幾乎很少去」遊戲場玩;2. 兒童在遊戲場中以團體一起活動為主;3. 影響兒童去遊戲場的理由以遊戲場本身的條件為主;4. 男、女生遊戲場使用情形有顯著的差異,使用理由則大致相同;5. 低、中、高年級兒童使用遊戲場情形及理由有差異。
(六)臺北市國小兒童對遊戲場的看法與期望:1. 兒童認為遊戲場位置「合適」,但遊戲設施有點「不夠多」;2. 兒童期望一個有更多遊戲設施、更具複雜度及刺激性的遊戲場;3. 男、女生對遊戲場的看法有顯著的差異,對遊戲場的期望大致相同;4. 低、中、高年級兒童對遊戲場看法與期望有明顯的差異。
研究者根據文獻與研究結果發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於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1. 重視兒童遊戲環境,適度調整學校遊戲場的經費;2. 訂定更明確的遊戲設施維修標準;3. 整合遊戲場規畫相關資料,以提供各校規畫時的參考。
(二)對於學校的建議:1. 在遊戲場規畫方面:(1)遊戲場規畫應充分考量兒童身體、智能與社會的發展;(2)遊戲場規畫應能配合兒童的遊戲興趣;(3)遊戲場規畫應能配合不同年級、不同性別兒童的需求;(4)調整遊戲設施的配置方式,以符合設施間安全距離的規定;(5)學校應擬定長期的校園及遊戲場規畫計畫。2. 在遊戲場維護管理方面:(1)強調遊戲場的重要性並積極爭取遊戲場改善經費;(2)設立遊戲設施使用說明牌,落實遊戲場使用的管理;(3)建立學校與社區對校園開放的共識。3. 其他:提供樓層中的室內遊戲空間或調整下課時間長度。
(三) 未來研究的建議:1. 在研究對象方面:可以擴大範圍到各年級兒童及社區的遊戲場地;2. 在研究方法方面:可以考慮採個案研究法、可用攝影機拍攝、紀錄兒童遊戲行為;3. 在研究內容方面:可考量探討如何合理畫分國小兒童活動空間、不同性別兒童遊戲行為隨年齡發展的改變、兒童對遊戲場的安全認知、無障礙遊戲環境規畫等議題。
|
Page generated in 0.026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