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農業共同經營之研究

張樂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農業共同經營之涵義及其與現代化之關係 1.本論文首先述明共同經營之涵義—共同經營乃係一種小農間互相組合的力量,採用共同作業方式,希望藉小所有而達到大經營之目的,其與合作農場相似者,為具有一定組織,公選職員,並以勞動合作為主,其所不同者,共同經營以某種作物為對象,旦土地仍各歸參加農民所有,產物不以農民之勞動量為比例而分配,且不需向政府機關申請登記。 2. 臺灣農業急需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之在本省農村,有許多阻礙因素,諸如農場面積過小,農村勞力外移,機械化成本偏高等,現代化就須將這些妨礙因素除去,共同經營正所以除去這些妨礙因素,而達成農業現代化目的者也。 二、臺灣農業共同經營之現狀及其績效 1.水稻共同栽培,在本省實施最早,面積也較廣,「水稻共同栽培研究班」是其最基本的組織,本論文在說明水稻共同栽培時即以水稻共同栽培班為基礎,先分析其組織情形,實施步驟,最後說明其績效。 2.甘蔗共同經營,亦係以甘蔗共同經營班為基礎,先說明共同作業之共同經營。再說明打破田埂之共同經營。 3.養豬及什作之共同經營,因統計資料尚欠充實,僅能就其實施概況及績效做一簡要分析。 三、問題之檢討及改進建議 1.人民經營觀念之培養問題:應利用九年國教及各種傳播工具培養農民共同經營的正確觀念,使其了解共同經營工作的性質,是可以減少成本,以圖謀增加農民收益的組織,而不是巧立名目爭取任何補助或剝奪農民權益的組織。 2. 各種工作人員的配合問題:成立共同經營班,應慎選各種工作人員(包括推廣員,改良場技術人員,組織幹部等),注意其熱心及工作能力,使其實際負起宣傳,技術改良,及班領導的責任。 3.共同作業及共同運銷問題:共同經營主要目的在於增加生產,改進農民生活,但往往農民生產量是增加了,然而因受中間商之剝削,實際利潤卻未必享受得到,今後除應加強共同作業外,更應加強共同運銷工作。 4. 在都巿近郊兼業嚴重地區,應以委託方式,輔導共同經營班員逐漸轉業。 5. 稅捐機關及地政機關應與共同經營班相配合,以達真正便民利民之目的。 6. 設置統一策劃機構,進行推廣事宜:本省辦理農業共同經營,所採名稱及推動機構均極複雜,為統一名目及集中事權計,政府似應考慮設一統一策劃機構進行推廣事宜。
2

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研究

侯卉珍, HOU,HU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前農業發展的困境是耕地面積狹小、坵塊分散,年輕勞力外流,造成從農階層之高 齡化、兼業化,務農意願降低等,使得農場經營規模難以擴大。政府雖然努力採取各 種對策,但成效不甚卓著。本文試圖尋求另一解決途徑,利用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 方法,規劃出農地流動的方向,進而達成擴大經營規模的目標。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簡介研究對象 地區,並探討相關文獻。 第二章擴大經營規模所遭遇之難題。首先解釋擴大經營規模之意義,並說明必要性之 理由,再分析當前農地利用現況對經營規模擴大之有利與不利的因素。 第三章以往獎勵擴大經營規模之檢討。針對政府採取之措施如購地貸款、共同經營、 委託經營及實施農地利用綜合規劃等四項,探討其實施成效不彰原因,並作為擬定另 一解決途徑之參考。 第四章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意義及方法。先說明地區性農地利用調整之意義及其實 施方法之步驟為 (一) 每筆調查 (二) 電腦製圖 (三) 農家區分 (四) 調整規劃。為 使農地調整能達到預期目標,所需之配合措施為: 一、推行農地流動化促進事業。 二、成立農地買賣租賃之仲介機構。 三、成立促進農地流動獎勵金制度。 四、舉辦農地交換分合。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針對當前的農地環境,就本文研擬之農地利用調整方法作可行性 評估,並提出研究發現結果供後續研究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27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