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營建類股價及其影響因素波動關係之研究--誤差修正模型之應用

江明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房地產」與「股票」一向是投資者的兩大投資工具,而營建類股票上市公司因為不僅擁有大量的房地產亦有股票在股市流通而成為投資大眾關心的焦點。因此,營建類股票上市公司的股價一方面受房地產市場景氣影響,一方面也和股市有互動性的關係,受總體經濟因素的影響。 本研究藉由單根檢定(Unit Root Test)與共積檢定(Cointegration)、誤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ECM)以及Granger之因果關係檢定(Causality Test),探討營建類股價波動(營建類個股、整類股與加權總股價指數間)的時間關係以及營建類股價總體影響因素(市場因素及產業因素)之間的長期均衡以及短期動態關係,並進一步了解在時間上是領先、同時還是落後關係。 第一部份,營建類股價時間關係之研究上,選取國建、國揚、太設、太子、營建類股價、加權股價指數等六對象,時間分期上則分為l981年1月至1996年5月及1991年4月(太子上市後)兩部份進行探討。研究發現﹕營建類個股股價、整類股價間與加權股價指數間在兩段分期中皆具有長期穩定的關係,並分別以不同的調整速率以消彌股價間的均衡誤差﹔而低價的股票較高價的股票調整速率來得快。在因果關係上,觀察時間較長時,營建類總股價隨著加權股價指數變動,營建類的個股股價隨著營建類總股價而變動,呈現出「齊漲齊跌」的情形﹔觀察時間較短時,則為營建類股價領先加權股價指數。 第二部份,營建類股價影響因素上,分別選取貨幣供給額、利率、國內生產毛額、物價指數、加權股價指數為市場因素﹔預售屋房價、空屋數、建造執照、純土地買賣移轉件數、房屋建築人數為產業因素,以1981年1月至1995年12月為研究期間範圍。實證後發現﹕營建類總股價與市場因素、產業因素間皆具有長期穩定的關係。在誤差修正模型中,市場因素部份,營建類總股價較其他變數的調整速率高很多,以每月-14.5%的速率來調整變數間的均衡誤差,顯示出營建類股價相較其他變數對於市場的變化來得敏感。產業因素部份,營建類股價及預售屋房價分別以每月-3.7%與-1.8%的速度以調整變數間的均衡誤差,顯示出股票市場比房地產市場來得有效率。在因果關係檢定上,有關市場因素部份,股價變動領先貨幣供給額、民間利率,顯示出股價對於市場變動的反應較其他變數來的快﹔而在產業因素部份,則為營建類股價領先其他變數,但落後預售屋房價變動,顯示出營建類股價確實有帶動房地產景氣之情形。
2

美國企業購併、股價及工業生產指數之共積與因果關係檢定 /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Test among Mergers, Stock Price and Index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張秀雲, Hsiu-Yun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使用共積檢定以及因果關係檢定方法,針對美國第三波購併風潮前後時期,檢定購併家數、股價及工業生產指數三個變數間的可預測性。不同以往的是,本文除了將購併風潮分段進行研究外,並以晚近由Hoornik 及Hendry(1997)以Johansen(1988)為基礎所發展的一套共積檢定法來檢定變數間的長期均衡關係,再以Toda and Phillips(1994)的因果關係檢定流程與SSW的因果關係檢定分別檢定出變數間的可預測性。 經由本文實證結果發現: (1)購併、股價及工業生產指數三個變數,在ADF單根檢定結果三變數皆呈I(1)非恆定時間數列。並進一步以共積檢定檢測出不論參變數或購併和股價兩變數模型,1967年第四季以前變數間皆有一共積關係存在,1968年以後則無任何共積關係。 (2)從因果關係檢定結果發現,三變數體系中,股價與工業生產指數兩變數間可能存在極高的線性重合現象,且子期間礙於無法取夠長的遞延期數,使得工業生產指數對其他變數的影響力無法明確地反應出來,故三變數模型無法正確的檢定購併風潮前後變數間的因果關係。 (3)在購併與股價變數間的因果關係檢定研究中發現,1948~1967年間,股價對購併存在可預測性;然而1968~1979年間,股價與購併完全不存在任何可預測性。故可知購併風潮前後,股價對購併的可預測性發生了變化,從1967年前股價可合理地預測購併活動,到1967年後股價卻完全無法預測購併的情況。 (4)對影響購併的諸多因素做進一步的考量,發現威廉法案的出現對當時購併案件有相當程度的衝擊。 從實證結果可知,以共積與因果關係檢定方法一再地證明出,購併風潮前後股價對購併活動的可預性確實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購併之定義及相關基本概念…………………………….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理論文獻回顧……………………………………………10 第二節 實證研究文獻回顧………………………………………13 第三節 文獻回顧總結……………………………………………23 第三章 實證研究方法 第一節 單根檢定………………………………………………..24 第二節 共積檢定…………………………………………………28 第三節 因果關係檢定……………………………………………34 第四節 實證檢定流程……………………………………………40 第四章 實證結果 第一節 實證資料來源……………………………………………43 第二節 Augmented Dickey-Fuller單根檢定………………….44 第三節 共積檢定……………………………………………....49 第四節 因果關係檢定……………………………………………55 第五節 因果關係檢定結果………………………………………78 第五章 法律因素的考量 第一節 時代背景….……………………………………….……79 第二節 檢視法條之影響力……………………………………..81 第三節 從案例角度分析………………………………………..84 第四節 威廉法案的威力………………………………………..87 第六章 結論…………………………………………………………88 附錄圖表(一):各變數資料圖….………………………………90 附錄圖表(二):共積殘差項圖………………………………….93 參考文獻…………………………………………………………….96

Page generated in 0.009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