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將社區劇場視為另類傳播媒介之研究:以民心劇場為例 / Regard community theatre as a alternative media

林福岳, Lin, Fu Yu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 「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一詞,最先是由聯合國所 出的,其原始意義為:「一種經由全區人民積極參加與充分發揮其創造 量,以促進經濟、社會進步情況的過程。」(United Nations,1955 )C 但一般的社區發展,多半是以科層組織為基本架構來推行,雖然較具效v ,但往往也流於繁複或保守。部分倡導傳播「文化中心論」(culture- entered theory)的學者建議以經驗共享、創造個人意義、建立社區價 □茖□N科層組織的運作。在此情況下,傳播媒介便負擔了促進資源、經 蟡甈y及共享的功能。@ 社區發展過程中所運用的傳播方式往往是多元的 ,而且無論是其形式 B內容或功能,都和主流媒介有明顯的不同。社區劇 場是社區發展的一個Ф膚峖﹛A也有其特定的角色及功能。但台灣遲至一 九九二年三月才出現釧T定場所、建制人員的社區劇場──台北市民生社 區的「民心劇場」,洏x灣劇場運動在九○年代初產生了另一種新形態。 它除了有其文化的角漵M功能外,也附帶或隱合社區傳播的功能,因為劇 場在社會中具有促進為吨峆堨葹茪H與社會連帶關係的功能,因此似乎應 該更關切它在整個社|的傳播網路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存在位置的意義。@ 其次,我們亦可從「另類媒介」(alternative media),探討社區 @ 場的意義。除了相對於主流媒介外,另類媒介還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特徵 A 例如:它們是社區行動和組織的使用工具,它們本身就是行動者,並期瘥 鈳迣y改變;另類媒介的設立便是要草根性的投入,故歡迎民眾參與;早 怢膃野蒆鶪]賦有使命,其目的在促成社會改革。就此觀點而言,社區劇 場是是透過表演藝術的形態來進行社會改革的幫炰梒插A由於表演藝術所 具有的凝聚力及感染力,使它們和所處的社區 c成一種動態的生態關係, 只要他們基於這幾個特徵運作,自然會在經驗嬤氶B意見交流、資訊傳佈 、意義建構等層面上扮演某種特定的角色。 @ 以國內現有的研究成果來 看,對於社區傳播的研究似乎少有人涉獵, t類媒介的研究也有待開發, 而社區劇場是九二年才出現的文化現象,尚憐足鬲膍s者注目的焦點。但 上述三者之間,卻隱約有個脈絡可將其予以窸s,那便是:在社區內,透 過某種形式的媒介來進行社會連帶,可促使懋|變革。若將此一論述具體 化,便是:在社區內,透過社區劇場這種另□C介,可以促進社區發展。 故本研究試圖由這個角度出發,將社區劇場欓陞t類傳播媒介,探討其在 社區傳播中的角色、功能、及定位。
2

媒介對不同政策性議題建構的理論初探-以「彰濱工業區開發」和「黑名單開放」為例 / The research of the media agenda building--how to build the policy agenda

蘇湘琦, Su, Hsiang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媒介對不同政策性議題建構的理論初探,研究問題為:1)議題在媒介體系間的傳散方式為何?2)媒介如何處理這些議題?本研究的議題分別是「彰濱工業區開發」與「黑名單開放」。   在研究方法上採內容分析法,以中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立晚報及民眾日報五家報紙的相關報導為對象。而研究時間分別是「彰濱工業區開發」為民國76.1.1起至81.12.31止,「黑名單開放」為民國76.7.16起至81.12.31止。共得2165個樣本,前者有165則,後者有2000則。   研究結果為:   1. 官方議題(彰濱工業區開發)由建制媒介流向另類媒介,公眾議題(黑名單開放)由另類媒介流向建制媒介。   2. 不同類型媒介對不同議題有不同的側重面向。   3. 不同類型媒介對不同議題的報導態度並沒有明顯的正面或負面評價。   最後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說明本研究的貢獻,以及研究的限制與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2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