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王若虛《史記辨惑》之研究

張智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王若虛,字從之,號慵夫,又號滹南遺老,生於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卒於金亡後十年,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享年七十歲。其對於經、史、文學,獨步一時,是金代的重要學者。所謂「學無不通,而不為章句所困」、「經學以旁牽遠引為夸,而史學以探賾幽隱為功」、「文不以歐蘇為正脈,詩學白樂天」,可知王若虛的學術成就相當全面,其於經學、史學、詩學都有相當的造詣,然王氏在史學的部分似乎著力較深,四十五卷的文集中,史學討論佔了二十一卷,與金代諸士相較,成績甚是突出。著作中又以議論文字最為當代所重,所謂「條分區別,美惡著見,如粉墨然」、「主名節,區別是非,古人不貸也」等均是時人讚賞之語,於是其作「世以劉子玄《史通》比之」。也因此論及金代史學發展時,王若虛便能被視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歷代對《史記》的評論非常多,一般來說,正面的評價遠多於負面的評價,研究《史記》,應兩者兼顧,才能對《史記》與司馬遷有更全面的認識。金代著名學者,王若虛在《史記辨惑》中,對司馬遷的行文敍事,多有指正,整體而言,其對《史記》在記事方面的疏略、重疊、牴牾諸項的批評,能切中其病,有可取之處,然《史記辨惑》全書對《史記》的詰難,也有言辭過激,偏頗過甚之嫌。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王若虛對《史記》的評論,有其正確的觀點,當然也有矯枉過正之處,這些評判對後代在《史記》研究上,或多或少都有影響。筆者擬藉由本論文的寫作,深入了解王氏的史學素養及其獨有的史觀,並對《史記辨惑》作一深入探究,進而去析論此書特色及缺失,期能給予王若虛與其書一適當的評價。   本論文是以《滹南遺老集》中之《史記辨惑》為研究主體,採取分析、比較、綜合、歸納等方法,將論文分成生平著述、版本考究、中心論點、 全書內容探析,希望能建立系統;最後,提出《史記辨惑》的特色與缺失,以確立其在史學批評上的地位。期望可以達成以下目的: (一)瞭解《史記辨惑》的內容及王若虛的評論要旨。 (二)分析《史記辨惑》的特色與缺失。 (三)探討《史記辨惑》的思想意涵、王若虛的成就。

Page generated in 0.01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