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地區主要商業雜誌之經濟性內容初探:經濟報導模式之檢驗 / Economic content brief analysis of major business magazines in Taiwan area ─ modeling of economic event reporting

劉德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過去對於經濟新聞與閱聽人的研究,得知一般人對於經濟論題認知不足 ,而且對於經濟知識的了解,也多來自於傳播媒介的報導,可見媒介是閱 聽大眾經濟消息的重要來源,同時在長期下,也模塑了閱聽大眾對於經濟 情勢的觀點。既然媒介常成為一般人對經濟事務的了解來源,商業雜誌─ ─專門針對經濟事項報導而設計的媒介──則具有重要地位。由於雜誌的 深入報導的特性:不僅呈現事件發生的原因,同時加以分析,使雜誌成為 了解一事件全貌的重要傳播通路;以經濟題材為主要報導的專業商業雜誌 ,更是傳達經濟見解到其他對同類問題有興趣者之最佳工具。商業雜誌究 竟如何塑造帶有政治色彩的兩岸經貿互動關係?此一議題在本文之前尚未 有人探討。根據本文的研究,商業雜誌的報導內容如對照客觀真實(發展 背景、兩岸貿易額與台商大陸投資額變動數據),大致反映真實的情況; 換言之,商業雜誌對於兩岸經貿的發展過程的描述並未失真,商業雜誌在 該項議題報導上是扮演著「鏡子」的角色。至於「塑造者」角色,本研究 由於僅針對商業雜誌的內容分析,並未對其閱聽眾進行調查,無法得知商 業雜誌對受眾的認知影響情形,僅能依據該報導內容與真實之間差異情形 進行推估。按本文的推論,商業雜誌在報導兩岸經貿互動關係之各項論題 時,與客觀之社會資料在時間序列上相似,並且不易區分兩者在時間變動 上的先後次序。以Rosengren(1981)提出的「文化與社會結構關係類型 」模式解釋,商業雜誌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可能彼此「相互依賴」, 商業雜誌對於兩岸經貿議題的報導,應是同時也扮演著「塑造者」的角色 。從本文的分析結果,印證媒介內容在長期之下對於閱聽人認知極可能有 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當受眾對於兩岸經貿議題缺乏親身經歷時。同時本 文也證實經濟性的專業雜誌對於經濟議題的報導上,充分發揮雜誌的特殊 個性。正因為商業雜誌「敘述兼評論」──深入報導風格,對於兩岸經貿 報導角度更需格外謹慎。

Page generated in 0.01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