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公司治理對企業基本財務資訊與股利政策的影響-內生性轉換模型的應用

林昆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包含二個主題,分別檢視公司治理對企業基本財務資訊與股票報酬關係的影響,以及公司治理對企業投資機會與股利政策關係的影響。首先,在探討公司治理是否影響基本財務資訊中,我們資料為台灣上市的 183 家製造業公司。當使用傳統線性模型時,我們發現存貨、銷貨毛利、備抵壞帳費用以及負債比率變化率的係數,出現符合預期的負向符號。但是研發費、管銷費用與員工生產力比率的係數,卻出現違反直覺的正向符號。而每股盈餘變化率、應收帳款、有效稅率以及會計師意見,則是對股票報酬沒有任何顯著的效果。然而,我們使用 Hu and Schiantarelli (1998) 內生性轉換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model, ESM) 的方法,而將樣本區分為好的公司治理與不好的公司治理二個區域時,實證結果發現先前違反直覺的係數,已轉變成與我們的預期相符合。 在探討公司治理是否影響企業投資機會與股利政策關係,我們資料為台灣上市的 268 家製造業公司,並參考La Porta et al. (2000) 所提出的「結果模型假說」 (outcome model hypotheses) 以及「替代模型假說」(substitution model hypotheses) 兩個假設。前者強調在好的公司治理區域時,投資機會與股利政策為負向的關係,而後者則是強調在不好的公司治理區域,投資機會與股利政策為正向的關係。為了探討這個議題,我們分別使用兩個轉換模型區分樣本:分別為Hansen (1999) 縱橫門檻模型 (panel threshold model) 以及Hu and Schiantarelli (1998) 內生性轉換模型。最後,經由不同公司治理變數的實證結果比較,發現在好公司治理區域時,高投資機會的公司可能會支付較少的股利政策,相反地,在不好的公司治理區域,股利政策則不受到公司治理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結果支持「結果模型假說」,而不是「替代模型假說」的假設。

Page generated in 0.02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