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發行外幣公債公債之可行性分析

李明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的稅收通常不足以應付國家支出,為了籌募資金支應赤字,會發行債務工具,這種工具通常稱為公債。 □投資者願意購買政府發行的金融工具,是因為這類工具沒有不履約風險,也就是說,即使必須提高稅賦以支付利息或償還貸款,政府一定會履行其義務。因此,政府公債的信用評等較高,但報酬率較低。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政府的信用評等都相同。例如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公債為高信用評等債券,但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所發行的工具則沒有這麼高的評等,因為這些政府不具上述國家的同等償債能力,一般而言,政府發行的債券和票券在發行國都是信用評等最高的債券。 公債可分為國內公債 (public debt) 與國外公債 (external debt)。國內公債是由政府在國內市場以國內貨幣發行的公債。而國外公債是指政府在國外市場發行的公債,其中又分為外國公債 (foreign bond) 與歐洲公債 (eurobond) 兩種類。外國公債是由外國政府在國內市場發行,以該國貨幣計價的債券。例如,如果台灣政府於美國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即為外國公債。歐洲公債是透過國際承銷團 (underwriting syndicate) 於不同國家同時發行,且多以歐元或美元計價。典型的歐洲公債面額較小,目的是為了讓個別投資者參與交易。不論是外國公債或是歐洲公債都是以外國貨幣作為發行的計價單位,故本文將兩種公債統稱為外幣公債,也就是本國政府在國外市場以外國貨幣發行的公債。自一九六零年代開始,由於外幣債券市場的法令限制較國內債券市場來的寬鬆、對發行者的彈性較大,外幣債券市場即開始快速成長,目前外幣公債市場在國際上已經發展出一定的規模,世界各主要國家都有發行外幣公債。 台灣政府發行公債已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自1991年政府大力推動六年國家建設計畫以來,政府採行大幅度舉債以供國家建設所需資金,政府公債發行量大增,而此時台灣債券市場隨著公債供給量的大幅增加開始進入起飛期。 近年來,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理財觀念日益普及。而公債市場經過多年來之發展,亦成為金融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近年來公債市場交易量成長,早已超越股票市場之交易規模,此種現象在股票市場進入熊市時更是明顯。由此更可看出公債市場在台灣中所扮演之重要角色與功能。近年來,台灣為了籌措公共建設的資金對公債的仰賴日深,中央政府累計未償公債餘額日漸攀升。1990年累計未償公債餘額為一千六百億元,2003年底,各級政府累計未償公債餘額增為兩兆三千八百億元,佔GDP比率為23.4%,政府財政負擔日益加重。在2004年累計未償公債餘額更增加到三兆九千五百億元,佔GDP比率更攀升到約39%,雖然仍比美國(58%)、德國(62.5%)、法國(65.4%)、加拿大(95.1%)、日本(141%)等國家少,但快速向上增加的趨勢仍然是值得注意的。 而在台灣公債的組成當中,外債僅有 1.2 億美元,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相比,法國的累計未償外債餘額為 258 億美元,德國為 188 億美元,美國為 6886 億美元,日本為 162 億美元,由此可知台灣的外債發行數額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相較之下仍是極少的,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台灣發行外幣公債的可行性。

Page generated in 0.014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