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中國外銷瓷看英格蘭貴族的消費文化 (1688-1730) / Fr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to reflect the consumer culture of English aristocracy (1688-1730)賴芊曄, Lai, Chien Y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於17至18世紀之際的全球貿易擴張和英格蘭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的變動之下,英格蘭社會頻繁的階層垂直流動,推升了英格蘭貴族「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消費形態,在外在行為上展現個人的品味和自我認同,以區隔並排除他人的晉升。於此,集實用品、商品、收藏品和奢侈品於一身的「中國外銷瓷」即符合了英格蘭貴族此種需求,而英屬東印度公司對於中國貿易之路的逐漸掌控,也推升了英格蘭貴族對中國外銷瓷的狂熱購買,這種消費文化遂成為逐漸上升的中間階層既批判又仿效的對象。此時期亦是當代知識份子辯論奢侈、奢侈品和其承載意義的高峰期,大量出現的文本顯示出社會對此議題的重視,和對不斷擴張的全球貿易和英格蘭社會瀰漫的奢侈風氣的回應。本文試圖以英格蘭貴族對中國外銷瓷的狂熱為中心,探討這個外來的奢侈品,讓英格蘭貴族得以運用「炫耀性消費」來彰顯自身的財富、地位和品味,並幫助其塑造出有別於中、下階層的消費文化,以與中、下階層產生區隔,甚而影響了整個英格蘭社會的餐桌禮儀、飲食習慣和消費品味。
關鍵詞:炫耀性消費、中國外銷瓷、奢侈
|
2 |
從十七世紀歐洲遠東瓷器貿易看瓷器款式的演變蔡伊盈, Tsai, Yi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生產瓷器的歷史悠久,品質聞名世界,作為一種代表性的外銷商 品,幾世紀以來海內外商旅不遠千里前來中國購買瓷器,正是在這種熱絡的國際貿易中誕生著名的青花瓷。十七世紀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主宰遠東 貿易,瓷器正是亞洲貿易的重要商品,荷蘭人大量採購瓷器帶回歐洲,瓷 器也開始穩定地進入歐洲。中國瓷工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要求,特別燒 製外銷歐洲市場的瓷器,此種瓷器被稱為克拉克瓷。長期地貿易過程中, 瓷器款式漸漸固定下來,也展現出更多的歐洲特色。當中國因戰亂無法向外輸出瓷器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轉向日本尋求穩定的瓷器生產,直接地促 使日本發展本國的燒瓷業。起初日本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要求,仿製生 產克拉克款式的瓷器,但日本最終發展出新的瓷器風格:伊萬里瓷。十七世紀末時,中國解除海禁,重新對外輸出瓷器時,憑著價格低廉的優勢, 國際市場再度重回中國的懷抱,此時中國瓷工反倒開始生產伊萬里風格的 瓷器,形成中式伊萬里瓷。瓷器款式的演變與瓷器為外銷品的身份息息相 關,本文欲從歐洲的遠東瓷器貿易開始,分期討論瓷器貿易對瓷器演變款式的影響。
|
Page generated in 0.013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