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大學博物館對台灣原住民族文物數位化之研究

劉少君, Liu, Shao-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以設立在校園中,尤其是大學院校中以典藏原住民文物為主的博物館或陳列室為主要研究對象;換言之,經過此一原則的篩選,其對象就以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戲民族博物館為主。在範疇上,以深入探討兩所學校在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典藏屬性及其價值為軸線,進而專注在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民族博物館典藏數位化之動機、規格、及系統建構,最後再探討數位化的社會意義。 本論文除了緒論以及結論外,一共有五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博物館的發展概況,主要探討博物館及其相關的發展概況。而在第二節中先從政大民族博物館設立之初,亦即邊政學系建立文物陳列室時之民族學理念與其目的做系統的陳述;並針對民族博物館管理運作的理念,探討數位化典藏的動機與目標。第二章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與知識管理,本章首先要說明博物館收藏文物的範疇與性質,探討民族博物館典藏文物特殊性以及其民族學價值。又因本論文主要是探討大學博物館,故內容上將與其他大學博物館所典藏之文物與原住民文物的典藏做一比較。並探討博物館的民族教育理念、民族教育意義、相關實務以及博物館的哪些資源可提供學校教育運用。最後再探討民族博物館在典藏數位化的知識管理運用。第三章台灣原住民族文物的詮釋問題是針對博物館中的原住民文物的意義內涵加以探討。從博物館傳統展示原住民文物的關注取向,到原住民文物的展示與詮釋問題。最後再進一步從民族學角度來思考、探討詮釋權的問題,亦即關於民族博物館在文物詮釋上所面臨的問題。第四章數位化標準作業程序之運用與問題分析,本章主要在探討大學博物館透過數位化標準作業程序規範所規劃出的文物數位化作業流程的差異分析。再從文物數位化典藏中所建立的後設資料需求,探討所規劃出適用於政大民族博物館文物之後設資料的民族學原則;並探討後設資料內容建入的民族誌素材與民族學考量。第五章博物館數位典藏系統及其社會意義,分析民族博物館在民族學的運用成果分析。最後探討民族博物館在文化多元呈現的基礎下,對於知識分享的社會教育的使命實踐,以及數位內容文化應用的社會意義。

Page generated in 0.02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