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社會住宅對所得分配影響之探討 /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Housing on Income Distribution

張綱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國內社會住宅之研究多著重於住宅問題面,較少探討對於所得分配之影響。各縣市目前提供的無論是國民住宅或合宜住宅等,數量不多且未考量到縮減貧富差距。為了解社會住宅對於縮減貧富差距是否有所助益,因此本文運用文獻回顧及實證分析法,研究所得重分配的2個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第一、社會福利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大於租稅的所得重分配效果。近年來,無論是臺灣或國外,社會福利支出已成為限縮所得差距擴張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1980年至2013年間之家庭收支調查資料計算,並採用多元線性迴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迴歸結果顯示:1.經濟成長率對於所得差距倍數、社福支出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賦稅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都有顯著負向影響。2.時間趨勢對於所得差距倍數、社福支出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賦稅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都有顯著正向影響。3.大學學歷以上就業者年增率對於所得差距倍數、社福支出改善所得差距的倍數都有顯著正向影響。在臺灣,尤以經濟不景氣時,社會福利支出相較於租稅,有更為顯著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第二、社會住宅戶數越多、租金折扣越高,越有助於縮減所得差距。社會住宅不僅僅是在於解決住宅問題,更可以做為所得重分配的工具。本文利用大島指數對臺北市松山寶清段的692戶社會住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社會住宅提供後,無論是臺北市或松山區的所得差距倍數皆呈現下降。而且當社會住宅戶數越多、租金折扣越高時,所得差距倍數下降幅度越大,所得重分配之改善效果越強。

Page generated in 0.01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