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國大陸集體合同之研究

朱晉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直到今日,兩岸常處於敵對緊張狀態,但並不會遏止台商申請赴大陸投資的意願。原因何在?因大陸人口超過12億,是一個擁有廣大市場與充沛廉價勞動力的國家。換言之,中國大陸是一個充滿無限商機的市場並吸引無數台商以各種不同管道赴大陸投資,且兩岸商業上的往來已處於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之唇齒依存關係,就算兩岸在政治上乃於敵對狀態,仍阻擋不了台商赴大陸投資意願。 惟大陸方面在政治上是中國共產黨專政,在經濟上試圖引進自由經濟競爭體制,在法制上乃處於從人治到法制的過渡時期,因此,台商赴大陸投資也擔負一定風險,也讓不少人鎩羽而歸。尤其,大陸是以無產階級之工農鬥爭取得政權,對勞工權益保護之重視,從早期人民公社吃大鍋飯,採取固定工制度;到為了改革經濟採取全員勞動合同制,即是在謀取勞動者就業,社會安定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下所作之折衷。且中共建國初期,非常重視運用法律手段推行集體合同制度,以保護集體合同雙方當事人權益。 隨著時代變遷,大陸已不能自外在世界潮流,必須經由對外貿易交流來滿足其所需並供給其所有,尤其自1979年後提出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即使市場在國家總體調控下,作合理資源分配,並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改革國有企業經營體制,且加速引入外資,朝向多元經濟為發展目標。因此,舊有之勞資關係已不符合時代需要,故大陸在1992年4月及1994年7月分別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也替集體合同規定提供較為明確之法律依據,並在1994年12月由大陸國務院之勞動部發佈《集體合同規定》,而此規定是否能給大陸由社會主義勞資關係轉成偏向資本主義勞資關係所帶來之衝擊(如勞資糾紛)提供預防措施?並給予勞動者權益的保障?或只是中共為攏賂勞工所為的政治煙幕?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對台商赴大陸投資及台商派駐大陸勞工有何影響,且台商對集體合同制度看法與因應之道,都是我們觀察的重點。 總之,不論大陸從1995年1月1 日開始實施之集體合同制度有否達到當初既定目標,了解大陸集體合同制度已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其次,筆者希望透過本論文介紹,讓有意或已赴大陸工作或經商的國人了解對岸現今集體合同制度實際運作情況,並給予建議,使其對大陸集體合同制度有所認識並提早因應,以免產生嚴重的勞資糾紛而造成巨大損失,這也是本論文最大目的所在。 因此,本論文架構共計七章,簡單敍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首先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背景,以及筆者在現有資源下所採研究方法與所遭遇到的研究限制,並對研究範圍加以扼要說明。 第二章 大陸地區集體合同制度之基本概念 本章最主要是在介紹,大陸學者對集體合同基本概念了解,其主要為集體合同意義、本質及定位、歷史演進、種類、作用….等概念,以方便讀者了解大陸地區對集體合同看法。 第三章 集體協商 在簽訂集體合同前,勞資雙方要先經過集體協商之法定程序,故,本章針對集體協商之概念、代表、內容、程序…等內涵作一完整介紹。 第四章 集體合同之內涵 在排除與前二章內容重覆部分,本章主要在介紹集體合同效力、行政審核與檢查監督、爭議處理….等內涵介紹。 第五章 集體合同之問題、原因、建議與呼應 本章最主要是在介紹大陸集體合同制度實施後所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主要原因,及大陸專家學者對集體合同制度改革建議與2004年新修正《集體合同規定》之呼應。 第六章 集體合同流程與現況及對台勞與台商之影響 本章以圖表形式介紹大陸集體合同實施流程,並以問卷調查方式,來探討集體合同制度與大陸台商及台商派駐大陸勞工之關係。 第七章 結論 在最後,綜合整理新舊《集體合同規定》之比較觀察及對赴大陸投資台商及台商派駐大陸勞工之建議,對本論文作一結論。
2

大陸台商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研究 / A study of labor 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Taiwan enterprises in Mainland China.

王琳斐, Lin-Fei,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內面臨勞動成本不斷提升及東南亞國家投資競爭,隨著兩岸經貿逐漸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儼然成為趨勢。大陸自1978年採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吸引外資加速投資,訂定許多外商投資企業勞動法規,惟這些法令多屬試驗階段,常與政策相互矛盾,不足以規範外商與中方職工間的勞資關係,而勞動紀律管理,乃是保證勞動者在企業集體勞動過程中,能依照既定勞動規則與秩序,順利完成工作並提高產能的一種行為規範系統,台商如何有效維持勞動秩序以順利完成生產目標,成為基本生存之道。 本研究嘗試運用文獻探討、歷史研究及個案訪談的方式,分析大陸勞動環境,結合管理理論,並從大陸外商投資企業的角度切入台商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三大核心—廠規廠紀、獎懲管理及違紀辭退管理制度,作出綜合性結論及管理制度建議,俾供台商從事勞動紀律管理之參考。本文共分為六章,擇要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 主要說明研究目的、範圍、方法與限制。就研究限制部分,因大陸勞動紀律管處於起步階段,兩岸對於台商勞動紀律管理之理論與研究相對不足,資料蒐集較不易。另現況分析因採個案研究方式,結論無法類推所有台商管理態度,且本研究係以企業管理策略著眼,有關勞動者個人或大陸勞動保護政策方面則非研究重心。 第二章:勞動紀律管之理論基礎 西方管理理論將企業改變員工行為所採紀律策略,分為Progressive、Preventive及Positive Discipline 三種,本研究以控制程序為主軸,採Henri Fayol五大管理功能理論,構成開放性循環過程之勞動紀律管理系統,作為評比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勞動紀律差異,藉以引導大陸環境背景對企業勞動紀律產生的限制,並嘗試從企業經營權與勞工基本權之檢討,分析勞動紀律管理之合理範圍與界限。 第三章: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環境背景分析 本章分別從大陸總體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環境背景,分析對勞動紀律管理制度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探討大陸政府為鞏固社會主義生產,所採行的措施及運用企業工會的現況。 第四章: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主體分析 本章從大陸相關勞動法規探討勞動紀律制度之三大主體-廠規廠紀管理制度、獎懲管理管理制度及違紀辭退管理制度,並就其法規上容易發生混淆之處及相關配套措施一併提出說明。 第五章: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現況研究 本研究依大陸沿海發達地區,選定國內四家前往大陸投資設廠之獨資企業,其行業別則以國內投資前兩名之電子業及食品業為主,分別與宏□電腦、邱氏鼎食品、羅莎食品、台達電子四家企業,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台商的勞動紀律管理模式及理論與實務執行上之差異,並作相關比較分析。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針對前開各章之研究議題提出結論與管理制度建議,另對後續研究提出研究建議。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勞動紀律管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意義 第二節 勞動紀律管理系統 第三節 勞動紀律管理之界限 第四節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勞動紀律之比較 第三章: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環境背景分析 第一節 大陸政治環境與法律環境 第二節 大陸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 第三節 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現況 第四章: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主體分析 第一節 廠規廠紀管理制度 第二節 獎懲管理制度 第三節 違紀辭退管理制度 第五章:大陸勞動紀律管理制度之現況研究 第一節 受訪企業之基本資料分析 第二節 大陸環境背景之實質影響分析 第三節 廠規廠紀管理制度 第四節 獎懲辭退管理制度 第五節 勞動紀律管理之現況分析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