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高齡退休專業人力再運用─供給面之探討

王國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82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正式超過7%,成為聯合國所 定義的「高齡化社會」(ageing)國家。根據經建會公布最新的人口推估:「人口高峰」將發生在民國107年,總數大約2千3百23萬人;換句話說:民國108年,台灣人口就會開始「負成長」,經建會每兩年進行台灣人口推計;根據資料:台灣將在民國107年時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將會達到14%,邁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的行列(經建會,2004)。人口老化速度與現象,伴隨著我國生育率下降﹑年輕勞動力遞減﹑平均壽命延長等,衝擊著我國未來的人力資源與勞動力結構。 除此之外的另外一個現象,一方面企業因應全球競爭,透過提早退休方案的採行來精簡人力或裁員﹑甚至關廠歞業,而導致高齡失業問題日益加深。同時另一方面,愈來愈多國人擁有提早退休觀念,比例上也逐年增加,而造成退休年齡下降,此一現象可慮的是將造成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有能力的高階人才選擇提早退休,這些提早退出職場的專業人才其實可以透過經驗傳承來開創台灣新經濟發展契約。 當前客題是,在面對高齡化社會和退休年鹷下降的雙重夾擊之下,如何鼓勵企業或由政府開發就業機會,讓企業願意透過組織改造與職務或工作的再設計(Work redesign)來雇用高齡專業人才,讓專業退休人力再運用。以及如何鼓勵及設計讓健康有活力且具有專業才能的提早退休者透過重新分配或設計工作與職場環境,使其身心狀況良好的高齡勞動人才能傳承其經驗,繼續投入其專業領域,我們實在需要有更積極與全面性的因應與準備。

Page generated in 0.02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