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高齡退休專業人力再運用之研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顏兆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照聯合國的定義,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以上者即稱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超過14%者則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台灣地區早在民國82年即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時代,並逐漸朝「高齡社會」轉變。更由於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妥善運用知識技能並發揮創造力才是企業能否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許多提早退休或正面臨退休抉擇的專業人才一方面正值中壯年仍有足夠的心力發揮自己的能力的階段,另一方面專業人才本身也累積了許多的人脈與工作經驗,能夠為企業與社會提供專業的協助。如果能夠適當地使企業再運用這些中高齡的專業人才,對於企業以及提早退休的專業人才雙方面必定都能有所獲益。
緒論的部分,首先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指出現今台灣在高齡化以及知識經濟世代下如何有效地開發、運用以及維持中高齡退休專業人才的勞動力必然成為解決扶養人口負擔的重要手段。本章除了敘述研究背景之外,並且提出本研究希望達成之研究目的,並針對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與研究的範圍、限制加以說明。
文獻探討的部分,分析全球高齡化的趨勢,並試著說明在高齡化的趨勢下對於勞動力的參與及運用會有如何的影響?其次則是經由文獻的分析探討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有怎樣考量?中高齡專業人才在勞動力的供給上又有哪些影響因素?
國外經驗介紹的部份,目的是希望經由介紹其他國家有關中高齡勞工再運用的計政策方案與措施,進而思考是否這些政策方案與措施能作為台灣企業人力資源運用或政府政策制定的借鏡。
本研究的問卷調查部分是將「行政院科技顧問委員組」委託成之約教授等人就「中高齡專業人才再運用議題研究:企業與政策法制面探討」這項議題所設計的問卷以及研究發現做再運用,以分析國內企業僱用中高齡專業人才的現況。最後並統整、歸納前述各章所得結論後就本研究之內容做一總結,希望能提出增進退休專業人才再進入職場的具體建議。
|
2 |
兩岸延攬專業人士政策之比較 / A comparison of Taiwan and Chinese policies on the recruitment of professionals莊阿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國之「國力」含括經濟能力、政治能力、科技能力等,因應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到來,科技能力受到國際的極高重視,而左右一個國家的科技能力的要素之一,即是一個國家創新人力資源的質與量。台灣目前最珍貴的資產,就是我們累積儲備了四、五十年的人才,這些人才為台灣創造傲人的經濟奇蹟。同樣地,經濟大幅衰退,企業營收遽減,要在困境中殺出重圍,還是要靠人才。
兩岸對於人才的延攬均相當重視,究竟兩岸在延攬人才政策有何不同乃為本研究主要動機。而本研究目的希望了解兩岸延攬產業人才政策及管理制度有何不同,以及我國引進外國專業人員來台成效為何。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對兩岸之相關延攬人才政策進行比較分析。經研究發現中國大陸在專業人才之延攬相較我國積極且有彈性,另近幾年我國在引進國外專業人才之作法也具有相當之成效。
|
Page generated in 0.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