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交易制度、市場透明度與投資人行為之研究

詹瑞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市場透明度會影響市場的公平與效率,左右投資人的交易行為,進而影響市場的流動性、波動性、價格效率等,因此探究市場透明度對投資人交易行為之影響之相關課題實有其必要性。本研究利用民國 91 年 1 月至 92 年 3 月之相關日資料進行分析,並將樣本依新制的實施劃分為三階段,旨在探究台灣股票市場中,自營商、投信與外資買賣超與股票報酬率之間是否各別存在正向回饋的反應、三大法人買賣交易是否存在相互影響的關連性與此兩種交易行為是否因為證交所所實行的新資訊揭露制度而有所改變。主要實證結果有:(1)由整體市場報酬率來看,在實行新制之前三大法人皆具有明顯的正向回饋交易行為。但在實行新制之後,外資在第二階段以前一日報酬為基準時已無正向行為的出;自營商則有顯著性降低的趨勢,但對投信無顯著的影響。(2)以個股報酬率來看,三大法人皆出現顯著的正向回饋行為,並未因新制的實施而有所改變。(3)在進一步將個股劃分為大型股與小型股後可發現,在大型股方面,三大法人皆具有顯著的正向回饋交易行為,皆未因新制的實行而改變其行為;在小型股方面,在新制實行之前,在以前一日為基準時,外資不存有正向回饋的現象。隨著新制的施行,自營商在第二階段即有正向回饋顯著性降低的趨勢,投信則是在第三階段才出現顯著性降低的現象。(4)在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中,在新制實行前,前期的外資買賣超對當期市場報酬與自營商、投信買賣超皆具有影響力,此影響力隨新制的實行有降低的趨勢。(5)在VAR模型檢定中,三大法人買賣超在各階段皆具有顯著的自我相關,但僅有投信在第一階段中具有追隨外資的從眾行為,並且採取與外資反向的投資策略。
2

穩定機制、市場透明度與價格行為之研究

羅雯萍, Lo, Wen-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過去的競價制度與行情揭示受到兩檔限制的規範,導致撮合效率與交易公平性受到質疑,而部分未成交的最佳資訊也可能受到隱藏,導致真實資訊無法及時揭露,誤導投資人錯誤解讀資訊,反而有助長殺跌的疑慮。 近年來全球追求資訊透明化的趨勢使得我國的兩檔限制備受爭議,也引發一股改革的風潮。因此,台灣證券交易所於民國91年7月進行交易制度的調整,取消自民國74年來沿用的兩檔限制,而以瞬間價格穩定機制當作穩定股市的措施,並進一步增加未成交價量資訊的揭示,提升整體市場資訊揭示的質與量。 本文以上述的交易制度調整為研究主題,探討市場在面臨穩定機制改變與市場透明度增加的情況下,其價格行為之變化。藉此評估此次交易制度的施行成效,並分別選取市值最高與最低的30支個股為衡量績效指標值的對象,以瞭解新的交易制度對於所有股票皆有相同影響。 結果發現,就第一階段的取消兩檔、輔以瞬間價格穩定措施與揭露一檔的政策而言,整體樣本的波動性為顯著增加,而高低市值的股票則有截然不同的反應。低市值群組在交易制度調整訊息宣告時享有正的顯著報酬,且在市場績效的驗證上發現Hei & Heubel模型衡量的流動性獲得改善,支持流動性改善有助於提升證券價值的說法,顯示取消兩檔限制輔以瞬間價格穩定措施,並提升市場透明度的作法對低市值群組是較有利的。相對的,高市值群組則發現較不利的證據,衡量宣告日的證券異常報酬為不顯著,流動性與波動性指標則明顯轉差。此外,第二階段的揭露五檔將普遍提升市場整體的效率性,其中以低市值群組最為明顯,此外在波動性與流動性方面,發現高低市值有很明顯的對比與抵換關係,高市值為流動性轉差但價格波動減少,低市值則相反,綜合為整體樣本的變化則不明顯。 推論上述實證結果,可能原因在於高低市值群組本身特性不同,導致相同的交易制度變革有不同的影響。高市值本身屬於企業規模大、股價較高,資訊透明度與交易較熱絡的一個族群,而低市值股票為傳統產業股居多,為股市中較不受投資人關愛、流動性較低,資訊不對稱程度也較高的股票。因而,過去在兩檔限制下,揭示代理價格、隱藏真實資訊,導致投資人錯誤解讀資訊者,應屬低市值股票較為嚴重,預期在取消兩檔限制後,資訊不對稱提升的程度相對來的高。此外,從第二階段揭露五檔的效果看來,高低市值的效率性皆改善,但在流動性與波動性方面卻呈現對比的抵換關係,顯示增加市場透明度對於市場績效無絕對的好壞。
3

資訊揭露對股票市場的波動性與流動性之影響 / The Impacts of Market Transparency on Volatility and Liquidity

張景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知訊者與非知訊者資訊不對稱之議題在學術殿堂一直廣為學者所研究討論,且各國證管機關為了維持證券市場公平性、保護非知訊者權益並且維持股票市場的穩定運作,適度的資訊揭露以維持證券市場的公平性一直都是各國證券交易所重視的政策目標。 是故,本研究利用代理人基人工股票市場來探討資訊揭露對於金融市場之影響。在此架構下之交易者皆已有限理性方式來呈現。他們是以遺傳規劃(genetic programming)之方式來學習並修正他們對於未來之金融市場之預期。在透過即時的模擬價格之資訊揭露,我們嘗試探討此資訊揭露之金融政策措施對於市場之波動性、市場之流動性之影響。 / The topic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informed traders and uninformed trader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by researchers in academics. To maintain the fairness of securities market, an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quite important for authoritie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uninformed traders, and to maintain the operations of securities market stable. Based on these reasons, we construct an agent-based artificial stock market to investigate how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ffects a financial market. In this framework of artificial stock market, all trad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bounded rationality. The traders are able to learn and adjust their predictions of financial market by means of a gene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We try to understand how market transparency affects the volatility and the liquidity of a securities market.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