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1893-1911)張曉威, Chong, Siou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九世紀末的檳榔嶼華人社會,其人口總數約為八萬餘人,其中屬客家方言群者,只有七千餘人,尚不及該地華人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儘管如此,客家籍富商卻能不間斷的出任清朝政府派駐該地的副領事,無疑顯示出其有獨特之處。其中,張弼士出任首任副領事,更是其關鍵的肇始。因為透過張氏的精心安排和計畫,遂逐步奠定該職繼續由客家富商擔任的基礎。至於客家籍富商出任該職,不僅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祖國事務,亦進一步將他們引入檳榔嶼華人社會的領導階層,成為名符其實的華人社會領袖,同時亦造就了客家籍「埔梅集團」的興起。副領事一職,是清朝政府對外設立使領館中,層級最低的一個小機構。就機構本身而言,它的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無足輕重。是故,長期以來,亦不會特別引人注意到檳榔嶼副領事,到底會對近代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不過,就因為擔任副領事者當中,有了張弼士、張煜南、謝榮光、梁碧如和戴春榮等人物的出現,以致改變了和凸顯出檳榔嶼副領事的重要性。尤其是張弼士更透過他商業網絡的優勢,而躋入清朝的商業官僚體系內,甚至更成為主管晚清商務的商務大臣,進而推動和影響了晚清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此外,當革命派在檳榔嶼展開活動至中華民國建立為止,該批亦官亦商的檳榔嶼副領事,不僅沒有對革命派加以打壓,甚至還默許他們的親族參與革命活動。因此,同盟會南洋支部自新加坡遷往檳榔嶼之後,革命派在南洋的活動和發展,得以繼續藉由在當地的重整機會,而取得喘息和重新出發的新契機。由此觀之,檳榔嶼副領事對於近代中國政治的發展,無疑亦扮演著一個極特殊又關鍵的角色,對近代中國實產生了一個極大的衝擊和影響。
|
Page generated in 0.01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