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產品循環理論之研究

劉福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礦業、農業和製造業等,凡是具有高比例的國內可用天然資源的產品,我們定義為Richardo goods這些產品的比較利益決定於國內或區內天然資源的稟賦,這是很容易觀察而不需要經濟理由來說明的事實。除了Ricardo goods之外,其他產品都經過一個循環的階段-由新產品變為成熟品,再由成熟品變為標準品。由於新產品的生產需要相當的技術投入,因此擁有較多技術人員的先進國家-通常是美國-曾先開始新產品的生產。但是隨著需要的擴展,產品開始某種程度的標準化,因此生產成本的重要性開始取代產品的特徵,同時由於生產技術的趨於穩定,使得技術移轉到他國較為容易,再加上其他先進國國內市場對該項親產品的需求擴大,足以支持國內的生產,因此生產區位開始移轉到生產成本比美國低的其他先進國家。最後,由於產品的標準化,使得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技術投入較少,同時由於產品規格的一致,使得比較利益建立在廉價的勞力成本上,因此開發中國家開始生產這項標準品,並且,當勞力成本的差異大於運輸成本時,開發中國家將出口這項產品到美國市場和其他先進國家的市場。 由於台灣是一個開發中國家,因此我們討論產品循環理論在台灣的適用問題時,我們首先要考慮台灣的貿易情形是否符合圖2-1中Vernon所認為開發中國家應呈現的貿易現象-即在新產品和成熟品的初期,台灣祇有消費而沒有生產,因此在這階段台灣是該項產品的進口國,到了成熟品的未期,台灣開始該產品的生產,但是祇要生產量小於消費量,台灣仍是處於進口的狀態,一直到產量大於消費量時,台灣才開始出口。 根據我們第四章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 (1)台灣二十多年來主要製造品的出口,除合板因海關資料不全外(註一),其他如紡織品、電機及其製品,塑膠及其製品,和橡膠及其製品等產品,都是先經過入超的階段,然後才開始出超。雖然我們無法很精確的劃分這些產品在那一段期間是進口替代階段,在那一段期間是出口擴張階段。但是就我們第四章分析的結果顯示,這些產品都是由進口替代階段演變到出口擴張階段,這是無可置疑的。 (2)從電機及其製品出口的迅速增加和其國內生產的增加率大於紡織品增加率的情形來看,台灣的產業已逐漸由勞力密集的紡織品轉向資本密集的電機品的生產。 由於上述兩種情況者符合產品循環理論所解釋的貿易現象,因此我們認為產品循環理論可以適用於台灣過去對外貿易的發展。
2

以產品循環理論探討企業產品切入時機之選擇-以行動終端機市場為例

王士章, Wang, John S.C.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產品循環與國際貿易理論提出後, 有許多的相關報告與驗證, 但是甚少是以企業的觀點來切入探討分析。 台灣在過去數十年間快速的經濟發展, 由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社會, 對經濟的貢獻上, 也由勞力密集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的產業。 而這一切的改變是否有脈絡可循, 我們認為產品生命循環理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理論根據。 因而我們嚐試以企業的角度, 並由手機產業之實務資料與資訊的融合與分析, 套用產品生命循環的理論模型, 同時探討分析國際採購因素, 以相互對照並探討出其關聯性與脈動模式。 論文中, 我們先從行動通訊技術概論開始導入, 以了解行動通訊技術的演進概況。 並藉由全球行動終端機之產業產銷概況, 先了界該產業世界輪廓與局勢。 並對照亞洲主要手機生產國家, 如台灣、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等之行動終端機產業與其產銷狀況, 及比較手機之技術領先國近年來在本產業生產的變化, 以該產業的生產國度轉移情況, 驗證產品生命循環理論與國際貿易關係, 同時探討平均國民所得因素對在手機產業之產品生命循環影響的關鍵程度。 同時, 我們也以台灣的手機相關企業為例, 探討其繼個人電腦產業之後, 成功的以技術模仿國的角色接替並取代了領先國的產品設計與生產的成功因素, 並分析技術模仿國的新產品導入時機與關鍵因素。 另外, 我們也企圖分析探討韓國及其相關的企業, 如何以技術模仿國的地位, 運用其所能掌握的優勢及不同的產品策略, 成功的開創出另類的“新產品”定位, 藉以擴大市場佔有並獲取利潤的極大化, 以探討技術模仿國的新產品導入的策略。

Page generated in 0.02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