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劉俊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國家,欲求步入富強康樂之境,必須實行民主政治而後可;現代政府,欲求為社會服務,為人民造福,非厲行法治主義不為功。而一國之政府及人民,是否能崇法務實。法律是否能經得起考驗。厥為國家能否趨於現代化之重要關鍵。筆者醉心法治。濫竽於教學之林,講授行政法學。瞬屆十載,每感心餘力絀,表達無方;然觀於學界專家,前輩師長,潛心研究,鼓吹宏揚,不遺餘力。筆者雖屬魯鈍,無不心嚮往之。
國家惕勉公務員崇法務實之道固多,而公務員懲戒制度之建立與推行,乃屬其要者,故現代民主先進國家,皆重視此一制度之求新示行。以期符合於理論與實際。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建立,係在民國肇造以後;其規模較完備者,又在訓政約法時期;行憲以後,變更組織,是為現制。然就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重要內容觀之,大體上。一仍訓政約法時期之舊。職是之故,數十年以前之舊制,如今確有更為檢討,加以改革之必要。筆者不避愚魯,特就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問題進行研究,倘有一得之見,則可謂喜出望外矣。
本文內容,共分九章,約九萬言。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懲戒之意議及其作用,中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歷史發展,與懲戒機關必須遵循之原則。第二章中國公務員懲戒之依據,係就與懲戒制度有關之現行法規加以敘述。第三章中國公務員應受懲戒之原因,係就違法失職廢弛職務等問題加以評述。第四章中國公務員懲戒之範圍。論述何種公務員應屬或不屬於懲戒之範圍,及其法律依據與理由。第五章中國公務員懲戒之機關,係就懲戒之發動機關與懲戒之議決機關二者,分別加以討論,並評論懲戒議決權之歸屬問題。第六章中國公務員懲戒之種類,說明各種懲戒方式之含義,並就二十年來懲戒案件加以統計分析,藉檢討公務員受懲戒之一般情形。有助於懲戒實況之全盤瞭解。第七章中國公務員懲戒之程序,說明懲戒公務員之全部過程。第八章懲戒處分與刑事裁判之關係,特就我國懲戒制度所採原則,與歐美諸先進國家作比較研究。第九章結論,乃本文重心所在。除就懲戒之效果加以檢討,並說明寓保障於懲戒之用意外,特就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缺點及其改進之道,提出十點意見。俾供研究及改革之參考。
本文研究方法,係以靜態的研究方法為主,而以動態的研究方法為輔;不僅研究懲戒制度之理論,尤其不願忽略懲戒制度之實際。依筆者淺見,懲戒制度之理論雖完美至極,倘執行不力,則不但效果不彰,且有使法律成為具文之可能,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蓋推行制度者是人,執行法律者亦是人,倘推行不力,執法不嚴,欲求事倍而功半者,恐不可得,遑論成效卓著?推行公務員懲戒制度,亦如推行其他制度者然,此不僅單賴懲戒機關認真將事,即其他各級機關主管人員,皆有無可旁貸之職責,能如是,則懲戒之目的可達矣。
本文之作。得力於吾師張鏡影教授悉心指導之處至多,無論提供資料,或指示要點,在在不厭其詳;吾師張金鑑教授於公餘之暇,亦屢次指引迷津,解除困惑;致使本文得以勉力撰寫完成,於此應深致感激之意。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事科長王耕莘先生及王光人先生,曾為筆者提供寶貴資料,亦應表示謝忱。惟筆者學識疏淺,領悟力差,本註雖屬稿成篇,謬誤之處,殆不可免,敬祈諸位師長前輩,嚴賜斧正,實所企幸。
|
2 |
中美兩國學生懲戒制度之比較研究游步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個案研究、比較研究與文獻分析為研究方法,旨在比較中美兩國,面對中等以下學校學生的問題行為時,如何兼顧學生基本權利之保障與學校教育之特殊性質,制定一套既合乎法治國原則,又符合教育目的之學生懲戒制度。在研究架構上,首先究明中美兩國公立學校與學生之法律關係,其次說明懲罰教育上與法律上之涵義,再則探討中美兩國現行的學生懲戒為類型與實施程序,最後論述美國公立學校對學生實施搜索時,所面臨的憲法上爭議。
本研究主要的結論有:
1.傳統上我國不論司法機關或教育行政機關,均認為公立學校與學生之法律關係為特別權力關係,直到民國八十四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三八二號解釋後才有所修正。而早期美國公立學校與學生間適用類似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代理父母」(in loco parentis)理論,不過,一九六O年代後,此理論有了相當大的修正,以限縮學校管理學生的權力。
2.discipline (v.)作為一法律專業用語時,宜譯為「懲戒」。學校或教師對學生的懲戒權,主要係基於教育權或管教權責衍生而來的,其與父母懲戒權的差異有二:(1)範圍較小;(2)前者屬公法性質,後者屬私法性質。
3.美國較常引起爭議之懲戒類型有:短期停學、長期停學、懲戒性轉學、學業制裁與體罰。法院認為前三者懲戒措施至少應提供某種型式之通知與聽證會。我國學生懲戒之類型,以台北市為例有訓誡、警告、小過、大過、與特別懲罰,特別懲罰就國中學生而言有留校察看、交家長帶回管教與輔導改變學習環境,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則有留校察看和退學。唯現行法令均未提供學生任何程序保障。
4.美國公立學校須基於「合理懷疑」才得搜索學生,合理標準包括:(1)搜索之發動須正當;(2)執行搜索的範圍須合理。利用警犬對學生嗅聞和對學生實施尿液分析,均構成搜索。至於須否基於「個別懷疑」,法院見解不一。
本研究主要的建議有:
1.於國民教育法和高級中學法中,明訂公立學校基於管教學生之權利義務,得於必要範圍內,經正當程序懲戒其學生。
2.高級中學法中明訂退學之要件和程序。
3.以法律明白規定特別懲罰類型,至於其要件和程序,則授權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之。受特別懲罰之學生,應給予行政救劑的機會。其他懲戒處分,則給予受處分學生內部申訴機會即可。
4.大過以上之處分,由訓導會議決定之。訓導會議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5.校園中的搜索與扣押,屬於「法律保留」事項,搜索之類型、要件與程序,宜以法律授權行政機關訂定之。
|
3 |
我國會計師懲戒制度之探討 / The Research of CPA Disciplinary System In R.O.C.周志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鑑於近些年來國內陸續發生博達、雅新、力霸、嘉食化等震驚社會之企業掏空弊案,簽證會計師多遭金管會證期局迅即援引證交法第37條予以懲處,再移請會計師懲戒委員會依會計師法相關規定再予以提付懲戒,二者時間先後及處分內容有無可能涉及競合問題;且懲戒罰與行政罰可否併罰及是否涉有一事不二罰之原則?會計師懲戒有無行政罰法之適用?此為研究動機一也,其次,我國目前之會計師懲戒機關所為之懲戒程序,及覆審程序是否符合正當的法律程序?此為研究動機二也,另與我國會計師執業關係較密切之中國大陸、美、日等國之會計師懲戒制度亦有瞭解與比較之必要,藉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此為研究動機三也。再次,對於國內同為專門職業之律師、醫師、建築師等行業之懲戒制度亦有參考比較之必要,俾擷取其優點供為會計師懲戒制度改進之參考,此為研究動機四也。
本論文研究係就國內外有關會計師懲戒制度之相關文獻(含專書、期刊、雜誌、論文)及法令的探索,及本人過去擔任會計師懲戒委員及覆審委員之心得經驗來分析比較○1我國與中國大陸、美、日等國之懲戒制度,○2國內律師、醫師、建築師等專門職業之懲戒制度。其次,係要探究我國會計師懲戒有無行政罰法之適用及會計師懲戒罰與行政罰併罰之問題,瞭解目前會計師懲戒有無違一事不二罰之情事。再次,分析我國會計師懲戒及覆審程序現況及存在之問題。
壹、基於以上之研究動機及方法,針對上述探討主題,提出如下建議事項
一、會計師懲戒有無行政罰適用之建議
建議釐清會計師法第61條6款應付懲戒情事各款之處罰性質,明
文區分為行政罰或懲戒罰,並依其性質訂定相關之處分原則。
二、會計師同一原因事實而受有行政罰及懲戒罰併罰之建議
對於會計師涉有會計師法第61條中具行政罰性質之應付懲戒情事
,其經相關主管機關,己依相關法規對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會計師予以
懲處後;再移付會計師懲戒委員會懲戒時,懲戒委員會在懲戒決議時,
應慮及一事不二罰之原則,予以衡酌移送前已裁處行政處分之輕重及是
否含紀律處分之考量;再予合適之懲戒處分。
貳、會計師懲戒及覆審程序之建議
一、對會計師公會全聯會之建議
建議訂定完整之「會計師違反紀律移付懲戒作業辦法或要點」。
二、對經濟部商業司之建議
建議訂定「會計師辦理決算書表查核簽證或工商登記業務違失移付
懲戒之作業辦法或要點」。
三、對金管會證期局之建議
建議修訂「會計師辦理證券交易法相關業務違失違規移付懲戒及行
政處分作業要點」,取得法律授權依據,並修訂其條文內容,以符實際。
四、對證交所及櫃買中心之建議
1.共同之建議事項
函請會計師就缺失情事,出具書面說明之通知書,應載明其缺失
之理由,俾令會計師事先有所因應。
2.對證交所之建議
建議證交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在討論涉案會計師之缺失
時,增訂「應函知會計師列席說明」,藉維護涉案會計師之權益。
3.對櫃買中心之建議
建議櫃買中心之審查會議在審查會計師涉有違失情事時,參酌證
交所增列外部專業具經驗之社會人士參與審查,俾更具公平性。除此
,亦應訂定審查委員之迴避規定。
五、對各區國稅局之建議
建議修訂「會計師代理所得稅事務違失移付作業要點」之有關移付
懲戒程序,增訂○1除1-2名地區會計師代表外,增加具會計、稅務專業
及經驗之外部會計、法律、財稅專業人士。○2增訂審查委員會決議表決
之方式,俾資明確。
六、對報請及核轉懲戒後提出答辯及到會陳述之建議
建議修正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及懲戒覆審委員會組織及審議規則(以
下簡稱組織及審議規則)第9條第1項為:「會計師懲戒委員會應將懲戒
事件通知被付懲戒會計師,命其於判決之次日起二十日內提出答辯或陳
述;如不依限提出答辯或到會陳述者,得逕行決議。」
七、有關得要求迴避程序方面之建議
建議「被付懲戒會計師對懲戒委員會及覆審委員會之委員有下列情
形之一者,得申請迴避。○1有前項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2有前項以外
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處者。」
八、有關調查事實及證據程序方面之建議
建議:1.參採行政程序法第一章第六節「調查事實及證據」中之職權調
查之證據(第36條)、當事人申請調查證據(第37條)、要求當
事人提供文書(第40條)、選鑑定人(第 41 條)、實施勘驗(第
42條)及依調查結果認定事實(第43條)等規定,納入組織及審
議規則之增訂條文。
2.可考慮將會計師公會全聯會之「專業責任鑑定委員會」列為懲
戒及覆審委員會之專業鑑定人。
九、有關聽證程序方面之建議
建議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對會計師懲戒之,擬建議之「除名」或停
止執業期間較長者(如一年以上)之處分,採「不公開言詞辯論」之聽證
方式,命被付懲戒會計師與移付單位,就事實法理作雙向溝通。
十、有關組織適法方面之建議
建議:1.修訂組織及審議規則,將懲戒及覆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改由委員
互選產生。
2.修法明確排除具民意代表身分之人士出任懲戒及覆審委員。
十一、有關懲戒委員會會議表決方式之建議
建議:1.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對於「除名」剥奪會計師工作權之處分
決議,將其同意門檻提高至以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
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行之。
2.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負責審查懲戒事件之委員,即不能參與懲
戒或覆審委員會之該懲戒事件之表決。
3.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懲戒委員會或覆審委員,如有迴避事由者
,則不計入應出席人數之計算。
4.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在委員會之評議意見有三說以上,均未
達通過門檻時,以最不利於被付懲戒人之恴見,順次併入次不
利於被付懲戒人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十二、會計師懲戒處分透明度之建議
建議將「會計師違反會計師法事件應予懲戒處分參考原則」公開透
明化。
十三、程序外接觸之禁止建議
建議組織及審議規則中增訂:「懲戒及覆審委員在懲戒及覆審程序
中,除基於職務上必要外,不得與當事人或代表其利益之人,為懲戒及
覆審程序外之接觸。懲戒及覆審委員與當事人或代表其利益之人,為懲
戒及覆審程序外之接觸時,應將所有往來之書面文件附卷,並對其他當
事人公開。前項接觸非以書面接觸為之者,應作成書面紀錄,載明接觸
對象、時間、地點及內容」。
十四、守密之建議
建議組織及審議規則中增訂:「懲戒及覆審委員和兼辦秘書工作之
相關人員,均應簽訂保密書。委員違反保密協議者,得經懲戒及覆審委
員會予以解任,兼辦秘書工作之人員違反者,得予解任兼任工作並予以
一定之懲處」。
十五、覆審迴避程序之建議
建議於組織及審議規則第6條第1項自行迴避方面之規定,增列一
款:「曾參與前審之討論及決議之委員」。
十六、有關覆審階段之請求閱覽、抄錄、影印或攝影卷內之文書程序之建議
建議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對於懲戒委員會處分之證據資料,被
付懲戒會計師得請求閱覽、抄錄或影印之覆審委員會非有正當理由不得
拒絶」。
十七、有關覆審階段之調查事實及證據程序之建議
建議:1.參酌我國訴願法第67條至第69條規定,於組織及審議規則中
增訂有關調查事實及證據程序之條文,另在懲戒程序階段建議
參酌行政程序法第36條至43條增訂之事項,如不在上項建議
範圍時,建議亦納入覆審程序之適用範圍。
2.可考慮將會計師公會全聯會「專業責任鑑定委員會」列為懲戒
覆審委員會之專業鑑定人。
十八、覆審階段之聽證程序建議
建議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對會計師原懲戒處分,如為「除名」或「
停業」期間較長(如一年以上)者;採「不公開言詞辯論」之聽證方式,
命申請覆審之會計師與原懲戒委員會,就事實、法理作雙向辯論溝通。
十九、會計師懲戒處分暫停執行之建議
建議組織及審議規則增訂:「凡屬覆審階段或行政訴訟階段之懲戒
案件,予以暫停執行,待全案終局確定後,再予執行」。
參、其他建議事項
一、懲戒及覆審委員人選之建議
建議:1.增加會計師擔任懲戒及覆審委員名額。
2.保留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之會計師出任懲戒委員之名額。
二、對懲戒處分方式之建議
建議修正會計師法第62條第一項,增訂:「○1限制執行業務範圍,
○2命接受額外一定時數之教育進修或同業評鑑」,第二項增訂:「會計師
懲戒處分內容其性質不相牴觸者,得合併為一懲戒處分」。
三、有關會計師懲戒處分從重、從輕、減輕之建議
建議在組織及審議規則中增訂:
1.會計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予從重懲戒
○1同時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應予懲戒行為者。
○2在兩年內發生兩次或兩次以上,同一性質應予懲戒的行為者。
○3對投訴人、舉報人、證人等有關人員打擊報復者。
○4違規行為發生後編造、隠匿、銷毀證據者。
2.會計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從輕、減輕懲戒
○1初次違規並且情節輕微者。
○2主動報告其違規行為者。
○3主動配合查處其違規行為者。
○4自覺糾正違規行為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或減輕不良後果者。
四、懲戒裁處權時效訂定之建議
建議修正會計師法,增訂會計師懲戒之裁處權之時效。
五、對會計師懲戒停業處分期間監管之建議
建議金管會訂定「會計師懲戒停止執業期間之監管辦法或作業要點
」。
|
Page generated in 0.03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