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7
  • 47
  • 10
  • Tagged with
  • 57
  • 57
  • 34
  • 33
  • 26
  • 20
  • 15
  • 12
  • 11
  • 10
  • 10
  • 10
  • 10
  • 9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美國對華出售F-16戰機:中美關係之個案研究 / U.S. Sells F-16 to the R.O.C. : A Case Study of Sino-United States Relationship

張可佳, Chang, Ko-C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九二年九月二日,美國總統布希於德州瓦司堡通用公司正式宣布,美國將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出售一百五十架F-16型戰鬥機,總值約為四十億美元,若將相關之零組件及訓練費用一併計入,其價格將高達六十億美元。本項軍售案從政治方面而言,可說是自一九八二年以來,美國與中共簽署「八一七公報」後,美國首度大幅度提高對台軍售的質與量,是美國-台灣-中共間三角關係的一個重大轉折。 回溯一九七八年美國宣佈與我斷交後,我國即未再由美方獲致我國所要求之更先進戰機。雖然其間我國亦曾自力研發戰機與其他裝備,但終究是距理想仍遠,助益不大。以我國目前空軍所擁有之戰機而言,泰半均已老舊不堪,甚至到了除役年限,惟限於武器取得不易,仍舊持續使用,以致失事頻傳。就長期而言,亦對我國空防造成致命傷。 不過,前曾提及這筆軍售案,對於美國-台灣-中共間三角關係所可能產生之微妙變化,便自然形成令人關切之點。首先由台灣方面而言,因為該項軍購案是中華民國政府十多年來一直努力爭取的目標,台灣一方面希望積極提升本身的國防戰備力量,引進先進戰鬥機種以替換日漸老舊的F-5E和F-104戰機,以確保空防無虞;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多年來也一直努力希望突破中美關係受限於「八一七公報」的無形約束,而布希此次調整美國既定的對華軍售政策,自然受到台北方面的歡迎,也正由於台灣方面獲得了有形的實質利益和無形的政治利益,因此國內各界對於此事皆給予高度地正面評價。其次,從中共的角度來看待此事,此一軍售案,自是對「中」、美雙方關係投入一破壞性之變數,雖然美方為此還派遣其亞太助理國務卿克拉克(William Clark)赴北京為其政策提出辯護,最後卻無功而返,可見中共對此事之不滿與憤怒。 至於美國方面,一般咸認為布希此次調整美國既定的對華軍售政策,主要是基於其國內的政治壓力和經濟層面的考慮。就當時之情勢而言,布希總統在波灣戰爭後,其在國內的聲望就一路下滑,面對著總統大選,其聲勢始終大幅落後其競選對手柯林頓,此種頹勢若無法在短期內扭轉,其是否能再度入主白宮則尚屬未定之天。至於在經濟層面而言,布希長於外交、拙於內政,已是眾人皆知。美國經濟的衰退、內政缺乏明顯建樹,美國國內經濟陷於持續衰退及失業率的不斷攀升恐慌中。這連串地困頓,迫使布希不得不決定售予中華民國一百五十架F-16戰機,並親自在德州通用公司宣布此一訊息,希藉此謀求其最大的個人政治利益。 不過除卻前述原因外,尚應有其他層面的因素及考量,其中包括台海均勢及國際戰略的考慮在內。首先,就國際戰略的考慮而言,際此後冷戰時期的開始,代之而起的將是南北國家間的競爭,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日趨降低,未來經濟的成長及現代化將成為各國發展的重心。面對此一趨勢則中共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必將較冷戰時期為低,在略去了聯中共以制蘇聯的考量後,以及美國基於本身現實層面的需要(如布希為其個人政治前途之打算),華府才會勇於調整其向來不出售精密武器予台灣的既定政策。其次,台海均勢亦為其另一因素,由於前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之後,整個獨立國協及東歐的政、經情勢一片混亂,相關各國皆開始自謀生路。為了解除其民生工業的衰退與經濟的蕭條窘境,出售軍武就成為換取外匯及改善經濟的捷徑,再加上近年中共當局在軍事現代化地不斷提升,在由俄羅斯獲得Su-27型戰機後,又積極爭取購置航空母艦,朝遠洋海軍之發展邁進,這些改變自然對台海地區的軍事均勢構成威脅。為提升台灣的自衛能力,平衡來自中共的威脅,所以美國決定依照台灣關係法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地促成本次的軍售案。 當然中共在面對此事的發展,自是以憤怒與反對來表達其一貫之立場,中共向來認為「台灣關係法」只是美國的國內法,而中共與美方的三個聯合公報才是規範「中」、美關係的基本原則,北京堅持按照國際慣例,任何一個國家是不能以其國內法律來對抗其自身所承擔之國防義務。不過,嫻熟兩岸關係者應不難瞭解,美國對台出售F-16型戰機一事並不能扭轉整體間台海均勢,充其量僅在平衡中共軍事現代化對台灣所帶來的心理衝擊,特別是F-16A/B型並不具攻擊性,更不會對中共構成實質威脅。中共真正對此項軍售案所在意的是其可能帶來的示範效果及政治意義。就示範性效果而言,中共擔心此例一開,美國已敢不顧中共反應與「八一七公報」的有形限制,造成其他國家起而效尤,也開始對台軍售,無異使中共在過去多年壓縮台灣國防發展之努力付諸流水。至於其政治層面所擔心者,乃此次軍售是美國與台灣關係由量變到質變的一重大轉折或突破,若再不作出激烈反應,則美、台關係可能尚有進一步的提升與發展之可能。 鑑於前述各項原因之大體分析,本論文將以美國武器輸出制度與外交政策為首,就美國整體外交政策中有關軍援與軍售政策作一分析歸納,其間輔以美國武器銷售管道及其相關法規之介紹,藉以瞭解其武器銷售程序,乃至行政與立法部門間之互動下,對軍武銷售可能產生之影響;其次由歷年美華軍售之探討,追溯過去美華軍事關係之起源,及歷任政府之對華軍售政策演變,使得現今之美華軍事關係能有一更清楚之輪廓浮現與釐清;並試圖將布希政府之對華政策中,尤其是對華之軍售政策予以探討,祈能進一步地分析,何以布希政府任內會作出突破於以往對華軍售既定政策的重大改變,即本次軍售是否會成為一種慣例,或至少創下一先例,或者只是一次特殊的個案,類此問題皆為本文須進一步加以研析與瞭解之目的。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3 第二章 美國武器銷售政策.......................................8 第一節 美國外交政策中之軍援與軍售政策.......................8 第二節 美國軍售層面的經濟、政治與軍事利益..................10 第三節 美國卡特政府之後的武器銷售政........................17 第四節 美國對中共與台灣的軍售政策..........................33 第三章 美國武器輸出制度......................................46 第一節 美國武器銷售管道及其相關法規........................46 第二節 美國武器銷售之程序..................................53 第三節 美國武器銷售之行政考量..............................68 第四節 國會之監督..........................................79 第四章 布希政府前對華軍售政策之探討..........................83 第一節 二次大戰後之中美軍事關係............................83 第二節 中美軍事關係之轉變及軍售問題之探討..................88 第三節 卡特政府對華軍售政策................................98 第四節 雷根政府對華軍售政策...............................111 第五章 布希政府之對華政策...................................132 第一節 中(共)美間的三個聯合公報.........................132 第二節 美台間的台灣關係法.................................139 第三節 對華政策的延續與變遷...............................149 第四節 布希政府對華軍售實況...............................159 第六章 布希政府售台F-16戰機之決策探討.......................172 第一節 我國申購F-16戰機之始末.............................173 第二節 台海制空權更易之危機...............................187 第三節 布希政府同意售我F-16之決策過程.....................200 第四節 由F-16軍售案評估美台軍事關係.......................215 第七章 結 論.............................................239 附 錄.....................................................252 參考書目.....................................................318 圖表目錄 圖 圖5.1 美國於「八一七公報」簽訂前後對華軍售金額的變化圖 (1977-1992會計年度)......................167 圖5.2 由冷戰時期至後冷戰時期美國對台軍售金額的變化圖........171 圖6.1 四型戰鬥機作戰半徑涵蓋區比較圖(F-5E、F-5G、 16/J79、F-16A)......................................179 表 表5.1 中華民國與美國雙方關係基本統計表 (1979;1989;1992).....................................142 表5.2 1970至1990年間美國同意我國以執照許可生產之主要武 器系統表.............................................147 表5.3 美國對中共政府間軍售項目表............................162 表5.4 美國對中共的民間商業軍售項目表........................162 表5.5 美國對我國移轉、租借、授權生產之主要武器系統表(1979- 1992).......................................................166 表5.6 美國對華軍售金額表(1972-1993會計年度)...............168 表6.1 F-16/J79與F-5G性能比較表..............................178 表6.2 四型戰鬥機空對地能力比較表(F-5E、F-5G、 F16/J79、F-16A).....................................180 表6.3 「中國威脅論」相關資料一覽表..........................205 表6.4 兩岸空軍軍力對照表....................................219 表6.5 中共戰機武裝配備表....................................224 表6.6 中華民國空軍戰機武裝配備表............................224 表6.7 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生產F-16戰隼式(Fighting Falcon)戰機對購買國折讓情形表........................235 附錄目次 附 錄I The United States Code, 1988 Edition, Containing the General and Permanent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Force on January 3, 1989.........................................................252 附 錄II Joint Communique Issued at Shanghai, 1972....................302 附 錄III Joint Communiqu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anuary 1, 1979....................................306 附 錄IV Taiwan Relations Act Public Law 96-8, April 10, 1979, 96th Congress-An Act.............................................307 附 錄V U.S.-China Joint Communique, August 17, 1982.................316
2

美國政策與中美洲情勢

柯玉枝, KE, YU-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一八二三年門羅宣言發表後,美國與中美洲各國的關係便邁入一個新紀元。然或正 若西諺:「親近易生輕藐」,對於這塊鄰近的土地,除非有動亂,美國常未給予對等 的互動關係。雖然在口頭上強調該區在戰略、安全、經貿及運輸等層面的重要性,但 實質上的積極作為卻不多見。 時序邁入一九七○年後,一些源於社會僵與分配問題的紛爭,引發中美洲內部的革命 氣焰,熊熊烈火使中美洲陷入極端混亂之情勢,為分析美國角色與中美洲動亂的互動 關係,本文擬以國際政治經濟的觀點來探討二者關係。文分六章: 首章導論,第一節述明研究動機、目的及方法;次則概述中美洲地區地理、人文背景 。 第二章則分析中美洲內部社會、經濟及政治發展面向。 第三章針對美國對中美洲的傳統政策及其與中美洲各國之政經關係加以剖析。 第四章係探討雙方現階段爭執焦點。 第五章則分析美國政策困境之所在,並做個案探討。 末章則為結論。 綜而言之,對於這一個動亂頻傳的焦點,除非有和平產生,否則無論對美國或中美洲 各國而言,均是一個不醒的夢魘。至於和平的促進,則端賴美國與中美洲各國協同戮 力,提高工業化水準,消除社會的種種差異,縮小貧富差距,提昇教育水準,促進民 主化運動,但是任何單方面努力,成功率均小。
3

杜魯門時代之美國對華政策

李光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魏德邁與中美關係

張家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近代中國外交史中,四○年代的中美關係一直是學者所研究與爭論的焦點。由於美國方面官方資料公諸於世後,許多在當時備受爭議的事件與人物,才使後人有了更深的認識。近幾年在學者的努力下,使得中美關係的研究都有蓬勃的發展。1.但是學者的研究範圍都著重在當時比較重大的外交事件與政策上,其他的研究,例如人物等,都稍嫌不足。2.因此本論文即針對當時對中國有深刻影響的美國陸軍中將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將軍作系統的研究,探討魏德邁在中美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研究方法上,本論文主要是以歷史研究法與比較分析法二種研究方法為主。將中美雙方所公佈的歷史檔案與當時之報紙與人物所記載或口述之過程相互引證,再參考其他學者對某些事件的爭議或決策過程所提出之論點作為參考,以提出公正客觀之批評。 在論文架構上,本論文可分為五章。第一章是屬於前言部分,說明研究動機、範圍、方法與限制,並對魏德邁的生平及其思想作簡單一介紹。 自美國宣佈加入同盟國以對抗軸心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亟欲使中國入強國之林,以填補戰後日本在亞洲的地位,中美關係即陷入糾葛(tangle) 之中。因此在第二章中欲分四個部分說明魏德邁與戰時中美關係,第一節是說明美國的戰時對華政策,以探討中美關係的理論基礎,再進而說明魏德邁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的背景,以研究中美關係所存在的裂痕。第二節則說明魏德邁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後,他本人如何化解中美關係的裂痕,以及他為協助中國對日抗戰在軍事上所作出的努力。在第三節中,則針對魏德邁擔任美軍駐華司令時,有關指揮權的問題,探討魏德邁如何整合在華美軍人員,使其指揮系統不受阻礙。最後一節則說明魏德邁戰時對裝備中共軍隊的態度,以及後來他為何轉變了對中共的態度。 大戰結束後,各國首要的工作即在迅速復員,中國亦不例外。然中國在抗戰時所受的創傷巨大,而日本投降時間的迅速亦始料未及,加以共黨的叛亂等問題,中國因此在戰後的情況是一片混亂。魏德邁在這種混亂中,如何協助中國復員,對美國介入中國內戰的態度,乃是第三章所欲說明的重點。在第一節中,將研究魏德邁對協助中國接收失土的態度與美國矛盾的對華政策。第二節則將敘述美國對撤退陸戰隊的忐忑不安與其決策過程的轉變。第三節將說明魏德邁對馬歇爾調停國共任務的看法以及其被解除駐華大使之任命與在中國戰區之任務的經過。 馬歇爾擔任國務卿後,美國的對華政策轉為「觀望」(wait and see) 政策。美國許多對外援助計劃都未將中國列入,使得中美關係陷入另一個低潮之中。而當杜魯門總統宣佈魏德邁調查團將至中國尋求事實,以作為援助的參考,此舉對中國而言,帶來了許多希望。但是魏德邁離華聲明卻大大地使中國失望,對於已趨於惡劣的中美關係,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魏德邁報告被美國政府列為最高機密,更使中國以及中國友人對美國的對華政策大加抨擊。 為何美國會派魏德邁前來中國調查,魏德邁調查團在中國停留期間所發現的事實,以及魏德邁對美國政府的建議是第四章所欲說明的重點。本章的研究期限,以魏德邁調查團的發生迄於魏德邁報告被列為最高機密的原因為主,以說明魏德邁調查團在中美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魏德邁是中國的堅強友人,在他的生命中為中國做出許多的努力,因此在論文的結論部分,將討論魏德邁對中國做出的努力以及這些努力是否有裨於當時的中美關係與發展。 在研究限制上,因為四○年代的中美關係爭議極大,主要是許多關鍵資料無法取得,尤其是在中文檔案部份,加以英文部份檔案未在台灣出現,所以在考證事實上頗有遺憾。在寫作過程中,雖已盡力保持客觀立場,但由於中文檔案稍嫌不足,故較多引用的乃是英文檔案與學者著作,因此在論文的資料上可能較為偏重美方立場與其決策過程。
5

中美兩國學生懲戒制度之比較研究

游步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個案研究、比較研究與文獻分析為研究方法,旨在比較中美兩國,面對中等以下學校學生的問題行為時,如何兼顧學生基本權利之保障與學校教育之特殊性質,制定一套既合乎法治國原則,又符合教育目的之學生懲戒制度。在研究架構上,首先究明中美兩國公立學校與學生之法律關係,其次說明懲罰教育上與法律上之涵義,再則探討中美兩國現行的學生懲戒為類型與實施程序,最後論述美國公立學校對學生實施搜索時,所面臨的憲法上爭議。   本研究主要的結論有:   1.傳統上我國不論司法機關或教育行政機關,均認為公立學校與學生之法律關係為特別權力關係,直到民國八十四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三八二號解釋後才有所修正。而早期美國公立學校與學生間適用類似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代理父母」(in loco parentis)理論,不過,一九六O年代後,此理論有了相當大的修正,以限縮學校管理學生的權力。   2.discipline (v.)作為一法律專業用語時,宜譯為「懲戒」。學校或教師對學生的懲戒權,主要係基於教育權或管教權責衍生而來的,其與父母懲戒權的差異有二:(1)範圍較小;(2)前者屬公法性質,後者屬私法性質。   3.美國較常引起爭議之懲戒類型有:短期停學、長期停學、懲戒性轉學、學業制裁與體罰。法院認為前三者懲戒措施至少應提供某種型式之通知與聽證會。我國學生懲戒之類型,以台北市為例有訓誡、警告、小過、大過、與特別懲罰,特別懲罰就國中學生而言有留校察看、交家長帶回管教與輔導改變學習環境,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則有留校察看和退學。唯現行法令均未提供學生任何程序保障。   4.美國公立學校須基於「合理懷疑」才得搜索學生,合理標準包括:(1)搜索之發動須正當;(2)執行搜索的範圍須合理。利用警犬對學生嗅聞和對學生實施尿液分析,均構成搜索。至於須否基於「個別懷疑」,法院見解不一。   本研究主要的建議有:   1.於國民教育法和高級中學法中,明訂公立學校基於管教學生之權利義務,得於必要範圍內,經正當程序懲戒其學生。   2.高級中學法中明訂退學之要件和程序。   3.以法律明白規定特別懲罰類型,至於其要件和程序,則授權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之。受特別懲罰之學生,應給予行政救劑的機會。其他懲戒處分,則給予受處分學生內部申訴機會即可。   4.大過以上之處分,由訓導會議決定之。訓導會議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5.校園中的搜索與扣押,屬於「法律保留」事項,搜索之類型、要件與程序,宜以法律授權行政機關訂定之。
6

胡錦濤時期中美安全關係研究 / The study of security relations between P.R.C and U.S.A during Hu Jintao Period

趙大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

中美矽晶併購美商GlobiTech Inc. / Sino-American Silicon Products Inc.’s Acquisition of GlobiTech Inc.

江培新, Chiang, Pei 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7年12月20日,我國半導體矽晶圓材料商中美矽晶宣布將以4,500萬美元收購美國磊晶專業廠GlobiTech Incorporated,這是素有併購天王之稱的盧明光先生接任中美矽晶董事長後進行的第一件併購案,中美矽晶透過併購GlobiTech Incorporated掌握了半導體矽晶圓材料的完整一貫製程,從原先的長晶、切片、研磨、拋光的製程技術延伸至附加價值最高且應用甚廣的磊晶領域,並且打入國際一線半導體廠的供應鏈之中,中美晶在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躍居為全球第八大廠商,可謂相當成功之併購案,而盧明光董事長在併購前的策略思維與決策考量更是十分值得學習的典範。 本個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個案本文,描述2007年中美晶面臨之發展困境與併購標的GlobiTech與標的之類似公司嘉晶電子的概況,佐以半導體矽晶圓材料產業之介紹,以及競爭對手合晶科技之發展進程,以供讀者作為後續決策的參考背景資料。第二部分為個案分析(Teaching Note),針對個案提出五項核心議題: 1.中美晶當前遇到的困境為何? 哪些方式可突破當前的困境? 2.中美晶是否應併購GlobiTech? 若併購可能產生哪些綜效? 3.GlobiTech於經營上有何可改善之處? 4.併購GlobiTech有哪些潛在風險? 5.對中美晶而言,GlobiTech的股權價值有多少? 並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可能之參考答案及分析,以供授課教師作為課堂討論的參考依據,末節為結論與後記,描述中美晶最終的決策與併購後續之發展。
8

瓜地馬拉在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中的經濟安全分析 / An Analysis of Guatemala's Economic Security Under the Central America-Dominican Republic-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DR-CAFTA).

貝妍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美洲具有關鍵地理位置,這裡有世界最大的進口量,然而,這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時具有好處和其挑戰。本論文旨在分析瓜地馬拉在特殊政治環境和經濟政策的背景之下,簽訂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其對瓜地馬拉的影響。本論文也比較瓜地馬拉和其他中美洲國家出口至美國的情形,進一步了解出口的多樣化過程。本研究旨在評估在簽訂此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十年後所帶來的改變,並且分析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作為和美國市場交易途徑的保證,來保護瓜地馬拉當地的經濟安全。 / The Central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a key geopolitical location; they are located in the same continent as the world’s largest importer. Having a privileged geographic position, has come with it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Dominican Republic –Central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Contemplating Guatemala’s particular political motivations and economic incentives to sign this regional Free Trade Agreement. This paper also intends to compare Guatemala’s exports perform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rest of the Central America, to analyze the exports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determine patters and visualize the export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This will be done to evaluate this regional Free Trade Agreement performance ten years after its signature.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n the DR-CAFTA as a mechanism that promotes Guatemala’s economic security by guaranteeing the best access possible to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9

中華民國對中日、中美關係改變因應態度研究

蔡翠蓉, CAI, CUI-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家利益首在安全之確保與經濟之發展。經歷過五○年代的危殆局勢,六○年代的發 展及七○年代的肆應,三十年來中華民國之繼續存在與經濟非凡成果為不爭之事實。 在此過程中,受制於客觀現實環境之中華民國如何維護其國家利益,即為本論探究之 主題。 本論文分五章十三節。第一章除說明研究動機,方法外,亦稍提我國之世界觀。爾後 第二章交待國際局勢之變化及我國外交之總論。第三、四兩章則介紹中日、中美關係 的改變與持續。其中先論歷史淵源,次而探討關係改變之因,變化過程中我國之因應 以及雙方關係改變後,我國如何維繫實質關係之不斷。第五章則為結論。字數大約在 五至六萬之間。
10

中央日報、「人民日報」在中美斷交前後所塑造之美國形象比較分析

許永耀, XU, YONG-Y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美國扮演一個特殊的角色,影響中國至深。故中美斷交所帶來之 影響,遠較「釣魚台事件」及「退出聯合國」來得深且廣。本論文特選定美國作為研 究對象,布望探討中美斷交前後,中央日報及「人民日報」所塑造的美國形象為何, 是否會因這件事而有所改變。 本論文共約三萬字,有下列五章: 第一章:緒論 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文獻探討 分別探討形象的理論與研究,以及美國形象的研究等兩方面的文 獻,說明研究假設並名詞界定。 第三章:研究方法 說明內容分析法之應用、本論文之抽樣過程、測量類目之釐定與 分析單元、信度。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